韓茂看著蔡邕不斷使來的眼色,他先是一怔,有些不明白。

但他看到蔡邕其努嘴向著蔡琰示意,他順著就看到蔡琰衝著她老爹,那一副:‘你來求我’的模樣。

他當即就樂了,這對父女倆的相處模式,也真是有趣。

他給蔡邕微微點頭,而後,他一本正經的看向蔡琰說道:“昭姬吶,這縫縫補補的事情。

我是不會做,看蔡公的樣子,恐怕他不行,這還得靠心靈手巧的你來!”

“嗯,可以的,韓郎,你和父親也都餓了吧?趁熱吃。”

聽了這話,蔡琰美滋滋,拍了拍偉岸的胸脯,認同的點了點頭,大包大攬道。

她俏臉得意的看了一眼父親,一副:‘看吧,還得我來!’

“好。”韓茂和蔡邕相視一笑道。

當下分工明確,盧毓解下衣帶,蔡琰負責將計策,縫製在衣帶中。

韓茂和蔡邕二人帶著盧毓,開始填飽肚子。

期間,韓茂從蔡邕的口中瞭解到。

本來明日廢立之事,蔡邕不欲回來,此番回來,乃是跟他便宜老爹韓馥有約。

但韓馥臨時被董卓召去有事相談,這些早在韓茂的預想當中,跟他推測的七七八八大差不差。

他意外從蔡邕口中得知,他便宜老爹和董卓的聯絡,比他推斷的還早。

應該在他祖父和董卓父親董君雅,同在輪氏縣為官時。

二人就相識,應該是少時好友。

他恍惚間再一次意識到,三國也好,後世也罷,人和人之間,這個圈並非一層不變,它是流動的。

走親訪友,官職變動,而因為這些種種外在原因。

原本,有可能不交集的兩人,就會發生交集,緊密聯絡在一起,這樣一想,似乎也就不足為奇了。

就像蔡邕一家,如按歷史記載來看,他們應該在吳地。

實際上,漢靈帝駕崩,新帝登基大赦天下的時候,蔡邕一家於七月份,就回到陳留老家了。

而蔡邕則帶著女兒和堂弟,趁著十常侍自顧不暇,來京城看看這繁華京城,多年不見,又是何貌?

蔡邕提到的這點韓馥和董卓的關係,這個資訊對韓茂來說很重要,很重要。

尤其是在他圖謀張遼這塊,他父親和董卓的關係,就變得尤為重要!

若不是蔡邕提到,以韓茂對記憶裡父親瞭解,他只要不主動問,韓馥應該也不會主動說,也不可能主動說。

少了這個資訊支撐,他圖謀張遼的把握,差不多二三成左右。

現在,有了這個關鍵資訊,圖謀張遼之事,他有七八成的把握!

且這件事,也讓他看問題的角度和視野,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

用完哺食後,蔡邕就去找蔡谷商議,明天一早的行動。

韓茂則是跟盧毓簡單交代一些簡單的事情,並陪著蔡琰縫衣服。

……

盧家。

遣散了僕從。

一家數人,正在用哺食。

“夫君,也不知道這麼晚了,毓兒他怎麼樣?有沒有找到人,能不能吃上哺食?

妾身一想到毓兒流落街頭,或者遇到什麼事,我這做孃的心都痛吶。”

忽然,席上一樸素打扮的婦人,放下筷子,有些難受,吃不下去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