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他的佛門義理畢竟是偷學而來,是半路出家,而不是佛門嫡傳,所以在對生機氣息的把控上難免有所欠缺。

但是,與碧秀心相愛之後,他的一顆魔心沉寂,以真情換真心,反倒促使他的禪心圓滿,生死二氣再度統一平衡。

所以,現在的石之軒,遠比當初的石之軒更可怕。

山林之中。

面對強敵來襲,石之軒如芒在背,非但沒有害怕,反而沉寂已久的魔心再度復甦,整個人不復溫潤的氣質,目光瞬間變得寒如冰雪,似是不含任何人類的感情,一雙手晶瑩通透,死氣纏繞,像蘊含著無窮的魔力一般。

在他周身,真言大師,寧道奇主攻,四大聖僧壓陣防止他逃跑,周遭,盡是沉甸甸的壓力,或者說,是純粹無比的殺意!

不含絲毫怨恨,不帶半點嗔怒,僅僅是一種欲要摧毀一切生命,勢要屠魔的無情意志!

須知,到了石之軒這層次,與人交手再非純憑眼、耳、面板等低層面的感官判斷敵方攻勢,而是上升到無有遺漏的精神和心靈層面,憑藉靈覺感知敵情。

但這異常純粹而冰冷的殺意無孔不入、水銀瀉地般侵入他骨髓乃至心靈深處,令他的心靈忍不禁生出被無窮危險緊緊擠壓攢刺的奇異感覺,乃至於影響到他的身體本能,使他一瞬間竟無法全心全靈地全力出手。

就像生物面對雪崩、海嘯、天雷等大自然毀滅力量時的威脅感、毀滅感、無助感……令它們再沒有心思去相互廝殺或做其他事一樣。

當他整個人從渾身面板到精神、心靈全部充斥著敵手的森寒殺意的時候,他還如何透過靈覺感知敵手的殺意從而判斷對方的殺招所在?還如何全心全靈地提聚精氣神?

山巔之上,李玄空望著下面的場景,面露思考之色。

佛門為了對付石之軒可真是煞費苦心了,一連出動等同於三個大宗師的豪華陣容,相信天下沒有哪個勢力拿得出來,這佛門的底蘊當真深厚。

說不定,這並不是佛門的全部實力,畢竟慈航靜齋和靜念禪院雖然是佛門領袖,但也有不少佛門勢力根本不鳥他們。

怪不得當初即使陶弘景成為大宗師也不得不屈服在佛門之下,看來以後對付佛門,他還得小心才是,佛門傳承這麼多年,指不定哪座寺廟裡還藏著些積年老和尚,說不定一個默默無聞的掃地僧就是當世大宗師也不一定。

不過,接下來還是看看石之軒的表演吧,看看他能逼出佛門多少底牌。

雙方戰鬥一觸即發,各種絕學層出不窮,真言大師“九字真言”,寧道奇“散手八撲”再加上四大聖僧的佛門絕招,一時間強橫的真氣席捲周遭數里,鳳凰山中的天地精氣都被抽乾。

而石之軒,翻來覆去就是一套不死印法,夾雜著不死七幻和幻魔身法,無論是單攻還是群攻,他都凜然不懼。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也漸漸不支,一身真氣難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