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七章 破鳳脈(第1/2頁)
章節報錯
遠處,宛如鳳首山峰直面此刀鋒。
李玄空尚未斬出這一刀,便能感受到地脈的恐懼,在他眼中,一條潛龍,一隻雛鳳正衝著他嘶聲怒吼。
但受限於地勢,只是徒勞罷了。
天地有靈,龍脈更是鍾天地造化。
此刻,李玄空全神貫注,體內功力盡數催動。
頓時,他感到自己成了宇宙的中心,漫天精氣貫頂而下,大地精氣透腳而上,一陰一陽兩種元氣交匯於任督兩脈的周天執行裡,至乎整個人都徜徉在天地元氣的海洋中,逍遙自在。
此刻,長生訣在他體內自發的運轉起來。
“這就是莊子在《逍遙遊》裡所言的‘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以往他吸收天地精氣,往往以自身為磁石,吸納天地精氣,再以特定的執行方式運轉,將其淨化吸收,為己所用。
但長生訣卻是給了他另一種行功的方法。
天之為天,非陰極則陽不生地之為地,非陽極而陰不降。
天地分陰陽,五行精氣為萬物構成,而五行亦在陰陽之中
陽為天,陰為地,但天地之力交匯往復之時,地之陰極反生陽氣上騰入天,而天之陽極也反生陰氣下降落地,如此物極而反,生生不息,天地方能迴圈周流,無始無終。
若修行者能順從此理,上承從天而降之陰氣,下納由地而起的陽氣,也即以頭頂百匯承接陰氣,腳底湧泉涵納陽氣,則汲取天地精氣的過程即可事倍功半,彷彿天地之力推動著人無時無刻不在修煉一樣。
之前的修煉大多都是吸收鞏固,完全憑藉經脈和身體強度容納精氣,而貫通任督二脈卻是在體內形成迴圈,可以更好的儲存真氣。
而長生訣則是將自身小迴圈與外界迴圈聯絡到一起,一陰一陽,謂之造化。以天地為烘爐,化陰陽二氣為己用。
這正是長生訣一開始就直入先天,而且聚氣回氣的速度遠勝於世間絕大多數功法的根本奧秘之所在!
而大宗師則是上牽天之陽氣,下引地之陰氣,以己身為融匯陰陽,短暫的調動天地之力,乃是天地為靜,人為動。
而長生訣的行功卻是截然相反,上承天降之陰,下納地升之陽,以己身為陰陽交錯的太極**之法,就是天地為動,人為靜。
兩者均是取自萬物負陰而抱陽的陰陽太極之理,前者就像太極圖的陰陽魚身,而後者就像太極圖的陰陽魚眼。
常理而論,顯然後者更勝一籌,更契合天地運轉!
不過,若是兩者合二為一,同時運轉,上接天之清陽而取陽中之陰,下連地之濁陰而取陰中之陽,形成完整的太極陰陽魚,顯然又高明一重,愈發近乎於天地之道。
恰如李玄空此時之逍遙自在,真正做到元氣無窮無盡,永不枯竭!
一時之間,原野周圍數十里之地,土地下每一點生命,也和他產生微妙感應,此刻,他感覺周遭數里的陰陽五行精氣俱在他的掌控之中。
在他悟透此間道理的同時,空間瞬間凝固,眾人心神震顫,驚駭不已,因為在這道刀光之下,他們連動都動不了,好似呼吸都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