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空暗暗搖頭,媚功絕無這樣的效果,以他堅韌的心神,看到此女的第一眼竟然也被吸引,這絕對不正常。

所謂媚功,說到底仍是生命氣場的一種應用,就像開屏的孔雀一樣,一舉一動都將生命之美、個性之美抒發得淋漓盡致,深深吸引其他生命的注意及矚目,俘獲其他生命的好感,尤其是異性。

媚功的特點在於極強的魅惑力,絕無如此仙氣,讓人看上的第一眼就覺得眼前之人清冷脫俗,不沾人間煙火,好似仙子下凡。

幾乎是眨眼間,李玄空就確定了她的身份,慈航靜齋的傳人,梵清慧。

他之所以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慈航劍典的仙化。

媚功之所以是魔功,魅惑之力有限,既奈何不得意志堅定者,更無法像慈航劍典的“仙化”那樣純乎自然,無可抗拒。

只因前者是有為而作,妙相紛呈,終歸落於後天;後者則是無為而為,無我無相,深合先天之旨。

道經有云: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慈航劍典的“仙化”正是將此理運用到極高深的境地,不再著意於彰顯個人、個性之美,不在外貌與氣質上與人爭鋒,只一顆慧心深深契合大自然,藉此自然而然的將天地山川的靈秀之美聚於一身。

塵世間,沒人能與大自然的瑰麗璀璨爭奇鬥豔,也就沒人能與“仙化”相媲美!

是故,慈航靜齋的歷代傳人的“仙化”氣質大同小異,只因那本就是大自然的靈秀之美,只因各人的慧心和經驗不同,表現的稍有差別罷了。

而隨著道行越深,越是契合大自然,“仙化”就越是魅力無窮,這點差別也會越來越小,最終同歸一致,像天道般讓人感到難以觸控、難以接近。

此間微妙,直述了最高明的仙道修行奧秘,而非什麼觀想散花天女之類的佛門小術所能比擬。

反之,身具媚功者就像是一群孔雀中唯一開屏的那個,處處出彩,處處搶眼,愛之者固然愛之切,惡之者亦是惡之深。

天地人三才並列,修媚功者,唯有達到超凡入聖,不著形跡的層次,始能將人之美髮揮到無以復加的極致層次,或有資格與天地之美爭一日長短!

無論是“仙化”還是“媚功”都著重於生命氣場的展現,儘量的與自身氣質結合,慈航靜齋的祖師地尼之所以能創出慈航劍典,也是借鑑了魔門的天魔策。

而且是全本的天魔策,所以,慈航劍典從某種意義上算是天魔策的翻版,陰葵派的媚功也只是天魔策的一部分而已。

由此可見天魔策的博大精深,一本天魔策幾乎衍生出整個魔道門派,更別說當初地尼借鑑天魔策創出慈航劍典,地尼的師兄天僧在創立靜念禪院的時候也或多或少的借鑑了慈航劍典。

事實上,江湖四大奇書,應該只有三本才對,慈航劍典之所以稱得上是第四本,完全是因為寧道奇那老傢伙演戲。

堂堂道門大宗師,觀看佛門慈航劍典居然還吐血了,簡直讓人難以吐槽,慈航劍典就是因為這樣才名聲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