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料理也不是什麼鄉土料理,那是東櫻最元初的料理,融合了中州理論形成的模樣!”

“最堂堂正正,擁有極強味道衝擊的...絕頂料理!”

聽到了趙扶余的稱讚,幸平創真也露出了詫異的神色,倒是誠一郎聞言也露出了驚色,看向了志村次郎。

因為符合趙扶余描述一切條件的流派,在東櫻只有一家!

...

“居然是濃湯...”

“難道他忘記了,這是盛夏末端麼?”

因為膠質豐厚的原因,從烹飪區帶到了評審的面前,湯的上層已經凝起了一層膠質的薄膜,把熱度,氣味,幾乎完全封鎖在了湯汁內。

即便是以四位評委的嗅覺也察覺不到其中的奧秘。

可是當他們一人呈上一碗以後,就明白了其中隱藏的細節。

“酸湯!”

“居然是酸湯!”

“這種簡單淳樸的料理,在不斷出現的高湯,清湯之中,確實是顯得不拘一格!”

聞到了那刺激的氣味,忍不住看向志村次郎的德川風電,亦是眼中精芒直冒。

這位志村一脈的傳承人,比他想象的還要技藝高超,並且奇招迭出。

天氣熱了,沒有胃口了,那麼該上什麼湯品。

對於一般人幾乎都不用想,不是酸辣湯之類,就是番茄雞蛋湯,好喝清爽,微酸的口味更是讓人胃口大開,在盛夏裡能夠提振食慾。

可是對於許多料理人來說,就連最基本的這點東西都已經忘記了。

或者說他們覺得最好的就是昂貴的,而不是最適合的。

這一點恐怕也就趙扶余他們寥寥幾個人注意到了,即便是用了比較昂貴的食材,那也是為了展現自己的特殊食譜,而不是為了貴而貴。

目地還是要讓湯品的味道可以令食客滿意的同時,也讓他們感到舒適。

實際上,志村次郎選擇的食材也不便宜,不管是甲魚,還是其他的食材,相較於一般人會吃的湯品來說,都算得上是十分複雜了。

至少一般家庭裡的也很難用這麼多的食材去烹飪一道湯。

可是他的味道卻是非常親民的,即便是他本人也不會否認這一點。

酸湯,以酸味為開頭,激發食慾的同時,也可以去掉食材裡蘊含的腥味,並且令鮮味更大程度的提升。

實際上幸平創真的那道海鮮冷湯就有這個用意,使用了果酸的味道,提升海鮮的鮮美度。

可是他卻並沒有將這一步貫徹到底,而是更多的結合了海鮮的鮮甜,湯品的滋味還是以鮮鹹為主,酸甜只有喉頭的韻味。

但是志村次郎卻不同,在決定了使用甲魚作為主材後,他選擇的就是幾乎極少會有人配搭在湯裡面的食材。

酸梅!

不止是酸梅,還有酸蘿蔔,以及少許的藥膳的用物。

在以骨湯為基底,烹飪甲魚形成甲魚湯後,酸梅,酸蘿蔔也一齊在其中燉煮,配搭上一些中藥的加入,去腥提鮮的同時。

也讓湯底的味道里更多了一番醇厚。

除了酸鮮開胃的效果,還有一份在夏日炎炎裡,補氣順血的效果,讓人不止是口裡舒服,身體更是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