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才開始了將那些承裝了藥湯鍋子的處理。

其中兩口鍋子,專門是用來裝的熱湯使用,趙扶余自然不會撤火,反而是將火開到了最小的程度,用魚眼泡來檢驗。

那種微微有些滾燙,又不是滾開的程度,正是他需要的。

剩下的三口鍋子,則是被投入了大量的冰塊,去掉火源的同時,還讓它們極速的降溫,並且沖淡了裡面藥味和藥性,只留下了淡淡的藥香。

此時火候還沒有到時候,趙扶余也自然不著急。

讓這兩邊溫度完全不同的藥湯一邊冷著,接著就開始準備製作醃料。

特別取出來的那些熬煮過一次的,硃紅果實,九葉人參的一片葉子,以及一點三七的根鬚,加上各種各樣的香料,甘草,黨參,蔥,姜,白胡椒等物,一齊投入了一個煮開的水鍋裡。

其中還要加入新鮮的大小茴香,西芹,胡蘿蔔,白蘿蔔,口蘑,等等蔬菜食材。

並且投入許多的海鹽,生抽,冰糖等物,一齊進行一種類似於燉煮的效果。

熬製出一份醃料來。

這個醃料,也就是之後的這道百草窯雞,所有的味道和鹹度的來源。

所以這個醃料的味道肯定需要濃縮,並且是濃郁的。

先一鍋水慢慢的熬煮著,不用擔心其他的事情,蓋上鍋蓋,等待藥材,香料,蔬菜都發揮它們的效用就可以了。

此時冰的藥湯水鍋,溫度已經十分的穩定,熱的水鍋也熟悉了這個溫度,接下來就是六隻黑鳳雞登場的時候了。

經過清洗的黑鳳雞表皮非常的乾爽,要知道為了清理血沫,趙扶余也用一層鹽在雞肉的內外搓揉清理了一遍,然後再衝水,用廚房紙擦乾。

此時的黑鳳雞不但是全身烏黑,骨黑,內臟黑,更是有一種隱隱的光澤度。

這也是趙扶余需要的效果。

實際上,這種黑鳳雞本身的肉質就極其的彈韌,極少有人會將其作為除了煲湯以外的食材,加上其珍貴無比的稀少程度。

更是讓適合這種黑鳳雞的食譜極少。

要不是這裡的藥田存在,讓趙扶余靈光一閃,結合了一些數種常見的製作雞肉的方式,恐怕也未必能夠想得出如今的這些手段。

經過了清洗過後的黑鳳雞顯然比一般的雞肉更有不同的風采,隱隱間更是好似透露著一股竹子的清香,彷彿藥味般的氣息,也是它那個別稱‘藥雞’的由來。

此時的趙扶余,倒提著雞脖,一手三隻,加起來六隻雞全部拿在手裡,在那兩個熱的湯藥鍋裡左右開弓,先是將雞肉的頭脖部分不斷的浸入,等到差不多看到一絲絲油星飄蕩在那藥湯麵上。

趙扶余立馬開始抓著那火熱的雞脖,開始將六隻雞的其餘部分位置全部都浸入了藥湯當中,更是特別的將那滾燙的湯水流淌進了黑鳳雞的內腔裡面。

而沒有燙多久,趙扶余就將六隻雞又全部提了起來,將周身以及內腔的藥湯流盡。

然後又將雞肉浸入了進去。

如此迴圈三次,也就是所謂的三提三浸。

這才將黑鳳雞全部都撈出來,一鍋兩個的冰入那有著冰塊的冷卻藥湯裡,將三個冰冷的藥湯鍋塞得滿滿當當。

如此這才算是完成了一套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