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爺孫談話(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是必須的,在他面前提了,然後他就來好跟自己聊了,畢竟他才是自己的親爺爺,別人只是堂的。
王鍾滄輕笑起來:“集體智慧,在不是一言堂的情況下,一般要比我個人看得準。當然,如果真的定位錯了,我們富耀目前並沒有在某一個領域投下了一半的資產,所以,就算是虧了,也有能力憑著其他地方的收入,及時止損,再改變方向,迅速調整過來。”
零售業,物流業、旅遊業、批發業、消費型的房產業、線上產業、金融業,富耀都有涉足,無論哪一個版塊出現虧損,都能及時地發現和調整。
“也就是說,你們現在不怕虧損。”王三柱有些不解地瞪大了老眼:“可一旦真的有虧損,其他股東們會不會對你這個董事長有意見?”
“所以,我現在只管財務啊!”王鍾滄調皮地笑了起來:“大家都知道!再說,人哪有不出錯的?我允許他們出小錯。他們也會允許我出小錯。”
不過事實上,主管全域性的齊恆昌在發現了手中的權力比以前林董在事時還要強大時,會更加小心謹慎地判斷市場。
同樣主抓市場的江回峰,主抓宣傳和企劃的胡增躍,主抓文化導向的孫董,都會更小心地稽核手中的專案,不然,萬一王鍾滄沒出錯,他們卻出錯,那就太丟臉了。
“我還以為,你私人參與這個京城的生物科技專案,是因為富耀的資金週轉不靈了。”王三柱恍然地道。
“富耀目前財務狀況良好,經營管理水平又在提升,但不適合再擴充套件。中、基層管理人員需要穩定,今年又招了不少新人,有待進一步的磨合。”
何況,就是因為這兩年的步子邁得太大,所以,富耀今年才招了新的財務和企劃、人事,從而把他也招了進來。
老員工們也就罷了,新的實習生裡,除了他之外,其他人確實都還在和新環境磨合。
同時,也因為老林董事長的驟然過世,林家親戚所佔據的一些重要崗位,有的被調整,有的還在觀望。
“你新入主公司,大力整頓管理,也是應該的,你手裡必須要有屬於你的嫡系。”王三柱認可地搖頭,很快,又關切地問他:“滄兒,你老實講,當初選擇富耀,是不是也因為富耀的盤子打得不錯,但那位林董事長後繼無人,他兒子無心商界,所以才讓你揀個大便宜?”
原來爺爺也喜歡八卦啊!
王鍾滄笑笑:“不騙您,我當初沒考慮這麼多。那時我雖然在普華做財務助理,可也隱約聽說過富耀的一些傳言,但我不認為真有人只愛演戲,不喜歡賺錢。”
當然,現實的林新華讓王鍾滄真正釋然了,也慶幸自己被開心神豪系統繫結,然後把富耀賜給了自己。
“那麼,這就是你的運氣了!”王三柱恍然大悟,繼而滿臉得意:“所以啊,你現在運氣很好!”
老一輩的人,尤其是農村人,都相信氣運一說,王鍾滄也不否認,笑著應道:“是啊,我現在的運氣是很好!”
王三柱又猶豫了一下,才問:“還有,我聽你媽說起你和藍家丫頭的婚事。確定在國慶嗎?”
“是的!”王鍾滄迅速點頭:“我媽現在在家裡天天就忙著婚禮的籌備。”
“那,你和小藍,搞不搞婚前財產公證?”
王鍾滄驚訝地看著他:“爺爺您不知道?我上上週就給我爸媽各轉了些錢,算是他們的養老費。而且他們也已經在圳福公證處留下了遺囑,說這些錢是我轉給他們的,以後若是他們不幸出了意外,將會做為我的私人婚前的財產,全部留給我。如果我不在了,就留給我的孩子。”
遺囑公證是件大事,財產公證也是件大事,但王鍾滄沒想到一向孝順的父親會瞞著爺爺。
王三柱愣住,不過很快,他再度釋然了,而且這神情明顯比以前要輕鬆:“原來你們已經做了!那就好,省得其他人多想。”
說到這裡,他忍不住搖頭:“你那個大伯孃啊,有時候,真是想得太多了!”
王鍾滄心裡一動:“大伯孃是不是怕我的錢在結婚之後被菲燕控制了?”
“她是這麼控制你大伯的,所以現在也擔心你。她卻不想想,你大伯是什麼人,你又是什麼人?再說,你父親也不是一個什麼都不管的。”王三柱不以為然地擺擺手:“當然,我不是看不想藍家。我只是不希望,你辛辛苦苦地在國外金融市場上賺的大錢,沒有給你父母太多,反而給藍家太多。”
王鍾滄微笑起來:“菲燕不會在乎這些,不過我也不可能讓我爸媽擔心,所以這事我早早就和我爸媽說定了。這筆錢,他們目前不會動用,以後我還是會負責他們的日常開銷。以後就算是我成了家,我也只會給菲燕一筆能夠支撐我們小家日常生活的錢。但大錢,依然在我手裡。”
他相信藍家父母在這方面也不會有意見。
“那,你大伯和你那些兄弟姐妹們以後,如果有資金需要,你只會出借,不會無條件支援,對吧?”王三柱嚴肅地問他。
“對!”王鍾滄很肯定地道:“如果是大家一起出去玩,我不介意承擔出行的交通費和住宿費,但飯錢還是一家請一次吧!如果大家要創業,我可以提供資金,但一定是借的,不是無償給的。”
“好!就是要這樣才行!”王三柱欣慰地點頭而贊:“不管是對我們本家,還是對你原伯、橫伯他們,都一樣!這樣一視同仁,大家都會沒意見。”
“你放心,這也是我和你大爺爺、二爺爺一起商量出來的最好辦法。”
……
王三柱以前是一直住在鄉下,和長子長媳一起生活,周圍雖然有熟悉的村民,但也只是朋友。同一輩裡,有血緣關係的,就只有在京城的汪華明與王華國。
也因為京城的氣候比莞城鄉下還是要好一些,沒那麼潮,而人一旦老了,就渴望親情,所以王三柱與汪華明、王華國三人倒是經常聚會,都不想再回莞城鄉下了。
聚會多了,自然就會討論王鍾滄這個異軍突起的出色後輩,也就不可避免地提起他的婚事和財產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