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兜兜轉轉(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鍾滄馬上來了興趣:“橫伯,您說這個技術,是用於心臟支架的?”
汪忠橫在手機裡認真地解釋:“這是別人給我的解釋。現在很多心臟病患者都考慮搭支架來解決血管堵塞問題,這也是以後解決心臟病的發展趨勢吧!不過現有的生物支架太貴了,一根都要十幾萬,普通家庭根本承受不起。普通的合金支架雖然便宜,一根幾千至一萬多,但在抗凝血方面的效果還是差了些。”
“你大爺爺以前就搭過支架,所以我曾經對這些瞭解過一二。現在他們要研究突破的技術,就是在支架上,利用某些材料的特性和物理迴旋構造,消減這個凝血的問題,並且結合一定的鍛鍊操,有機率降低心臟內其他血管粥樣硬化的速度。”
“我說這些,你能聽懂嗎?”
王鍾滄馬上點頭:“能聽懂。反正,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人的血管壁都有可能產生粥樣硬化,從而導致血管堵塞。如果能延緩這種硬化,就是能延緩血管堵塞,相當於恢復人體人正常運轉。”
“對!”汪忠橫讚許地道:“所以,我個人覺得,這種技術如果用於臨床,是很有前途的,值得投資。只不過,它畢竟目前還在實驗階段,還沒有完全定型,所以需要的資金量也很大。”
攫欝攫欝。王鍾滄頓時有趣地笑了:“是不是我最近大搞懸賞和慈善捐款,讓上面覺得我很有錢?橫伯,上面為什麼不去找那些香江的頂級富豪們?我相信那些人也有錢。”
手機裡靜了一靜,才響起汪忠橫的聲音:“香江已經有一家企業參與投資了,只是所佔的股份較少。”
“不是某位皇室後輩?”王鍾滄很隱晦地詢問。
“不是那一家。那一家醉心地產,對這種費時長的專案不太感興趣。”汪國橫的語氣裡有那麼一絲不屑。
王鍾滄眨眨眼,沉聲問:“目前大概還有多少資金的缺口啊?”
“私營中已經有兩家企業,但還有10億的缺口。”汪華橫馬上在手機裡道:“有人找上了你大爺爺,說這也算是涉外企業,你又是搞財務的,馬上又要與醫學界的人才聯姻,想問你有沒有興趣投一投,所以,我才奉命來問。”
王鍾滄再度樂了:“這是不是還盯著我的慈善捐款?我要是投了,萬一生產出某些手術器械,我自己就有途徑可以消耗掉?”
半開玩笑地說了這麼一句,王鍾滄又表了態:“不過,我手上是還有10來億的餘錢!”
至於要不要投下這生物科技專案當中……汪華橫會打這個電話,肯定是看好這個專案。
不過汪華橫畢竟是外交家,不是商人,他看好的專案,對天朝國家有利,但短期內,是不是對投資者有利,說不好。
“那你是有興趣?”汪華橫馬上追問。
“橫伯,您既然來問我,我可以投。但是,我想先具體瞭解這個專案的情況,再決定投多少。”王鍾滄很是鄭重地道:“畢竟您也知道,我不能因為這個投資,而斷了慈善捐款的錢。我先去問問菲燕他爸,看看他有沒有關於這項專案的具體技術情況吧!”
“呃,好的!”汪華橫微怔,但很快就在手機裡理解地應下:“那你要快一點。”
“我現在就打電話,今晚會給您回覆。”王鍾滄微笑道,結束通話,略一思索,還是先撥通了藍父的手機。
“哦!”藍父倒確實是聽說過:“哦,京城這個生物科技專案,我聽京城的同行說過,確實是有了重大的突破。”
“呀,藍叔叔,您是搞肝膽的,居然和心臟科的同行們關係那麼好,這麼重要的事情,他們都願意告訴您?”王鍾滄有些驚訝地問:“我本來只是隨便問一問的。”
藍父頓時在手機裡笑了:“以前的關係一般般,但現在我們消化外科因為你的慈善捐助起來了,起飛了,京城那邊也知道你的底子,想透過我來交好你嘍,說不定什麼時候,他們也會有什麼專案或者平臺想弄點捐款呢?”
“確實是有關鍵性的突破,但有效資料還不夠多,所以,他們還會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用更多的資料來保證它能夠透過臨床測試。所以,若是能籌來資金,除了一部分用於科研生產,另一部分就是用於測試的開銷。”
“再則,我們天朝研究理論上其實並不弱於人,關鍵在於精加工的材料學方面,比國際領先水平要差一些。但這是我們自主研究出來的成果,如果在材料上過多地依賴著國外,未免有被人掐著脖子的隱患。”
“所以,京都那幫同行們認為,首先要解決這個生產的精度問題以及量產的問題,再去考慮透過臨床測試,走向市場。”
王鍾滄聽到這裡,皺眉:“也就是說,這個專案有前途,但也有技術障礙。如果不解決這個技術障礙,它就是霧裡看花?”
巘戅綜藝文學巘戅。“我們國家的高精尖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確實比國外要差。”藍父誠懇地道:“主要原因,不令僅僅是技術,更有財力方面的原因。對了,這方面,楊天科技的李見視董事長最清楚,你不是認識他嗎?你可以問問他。”
王鍾滄馬上精神一振:“行,您不說,我也打算再找他問問。那我先掛了!”
等他撥通了李開視的手機,詢問這個問題,李開視便惋惜地道:“精加工的儀器不行,加工出來的產品自然達不到要求的精度。這方面,國外的高精尖企業對我天朝實行了技術封鎖,有錢可以買,但不能運來。”
“我們自主研製的話,還有很多關卡沒有攻破,也是需要錢的。”
難道走進了死衚衕?
王鍾滄謝過李開視的指點,再撥通了汪忠橫的手機:“橫伯,其實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我們國家就算是有了技術,也製造不出來吧?”
“所以才需要和索蓮娜他們家族去合作。”汪忠橫的語氣有些低沉:“利用他們家族的影響力,把一些技術弄過來,在香江進行製造,再運回國內推向市場。”
“國內是已經看到了方向,但沒有錢進行下一步的研究,還是沒有看到突破的方向,所以無從製造?”王鍾滄毫不客氣地問。
“是國家有心要投錢,但一時半會兒沒有足夠的錢來投這裡,籌不到足夠的錢!畢竟國內要用錢的地方太多太多。”汪忠橫有些無奈地解釋:“如果這家合資公司成立,籌到的投資款,會先投入到製造的研究上,預期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來突破這個量產的技術堡壘。而這個時間裡,會讓大量的九級技工先進行試產,保證實驗的大量臨床測試。兩邊同時進行。所以,這不是一個回報很快的專案,但從長遠來看,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