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南昌慘敗(第1/2頁)
章節報錯
撫州溫家圳。
趙大山率部在這裡與武陽水對岸的駐紮於黃馬鄉的南贛總兵共七千人對峙著,在朱朝先大軍橫穿鄱陽湖急攻南昌的時候,他在進賢也沒閒著,以劣勢兵力硬生生地把南贛總兵從進賢縣一路打過了武陽水,最後形成了這樣兩軍對峙的情況。
而這幾天對峙兩軍一直沒動的原因也有南昌圍城戰的緣故,兩邊互相盯著對方,誰也不能北上支援各自友軍,最後的結局只能看朱朝先能否拿下南昌了,如果能拿下南贛總兵必定會退守豐城甚至臨江府,而如果南昌守住了,趙大山也沒法繼續留在這裡,別說打下的進賢了,就是餘干都不一定能繼續守,甚至可能得退到鄱陽。
“將軍,將軍!大將軍敗了!”
親兵一身狼藉地衝進帳內,向正緊皺眉頭睡不著的趙大山說道。
昨天晚上南昌大戰迭起,直到今天臨近正午趙大山才得到大戰的結果,南昌距離溫家圳足足有八十里,即使趙大山派駐在南昌的斥候有近十批,每隔一二個時辰都會向他報告南昌的訊息,但真當事情到了最糟糕的處境時,趙大山忍不住慌張起來。
“大將軍可還安好?具體情況如何,快說清楚!”
一番瞭解完畢,趙大山便提出要提兵北上掩護朱朝先撤退,身邊諸將紛紛同意,不過卻有幾個人沉默起來。
“將軍,黃馬鄉可還有敵人呢...”
“他們不會讓咱們輕易北上的,貿然北上,很有可能...”
趙大山神色一頓,堅定了目光:“不要說了!大將軍遭敗豈有不援之理?爾等若再言,就以擾亂軍心處置!”
這話一出,帳內立刻一片肅靜。
他當然知道對面的南贛總兵不會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走,但是這又能怎樣?救援主力是必須要做的事情,這是救亡,這是圖存!
北邊。
秦元年三天疾馳之後還是沒能趕到地方,第四天才到封郭洲小池口渡江,而渡江之後,袁飛龍已經在退入了九江城內,秦元年正疑惑為什麼對方沒有趁機阻攔自己渡江,進城之後次日便得知了南昌被朱朝先圍攻,張兆潘率軍南撤的原因。
面對張兆潘南撤回援南昌,秦元年和袁飛龍第一時間判斷就是追擊對方,為南昌的朱朝先爭取時間。
而這麼做之後。
德安縣城,秦元年與袁飛龍朱朝越三部匯聚於此,大軍共計五千餘人,只不過看起來樣子並不是多麼的好,反而很是狼狽。
“南昌情況如何?大將軍攻下南昌了嗎?”
從斥候口中仍然沒有得到有用的資訊,袁飛龍提議先撤回九江休整,之後再做打算。
“袁將軍此話何意?大將軍正在攻城關鍵時刻,難道僅僅因為我們吃了敗仗就要退回?”
“若是如此,袁將軍自去,秦某和朱將軍留下便是!”
秦元年聽到這種話頓時就怒了,毫不客氣的回絕了袁飛龍的提議,在抵達九江之後,他總算徹底瞭解了馬鞍山之戰後主力的一切,對於馬括的戰死秦元年傷心無比,對於朱移山的背叛秦元年嘆息不已,而對於包括袁飛龍趙大山吳長涵等人的上位,他則是不做表態。
分開的這幾個月,足以改變許多,不過只要再次匯合就好,本是抱著這樣的想法,誰能想到危機再度來臨,朱朝先進攻南昌的舉動打破了奉天軍和清軍在江西的微妙平衡。
至於他們為什麼會在德安停留,還要從張兆潘南撤秦元年追擊開始說起。
九江奉天軍有五六千人,而前來攻打的張兆潘則不過八千人而已,兩邊差距不大,所以秦元年和袁飛龍朱朝越等才如此勇猛,只不過三人救援南昌心切,在九江至德安之間的潘家壟遭到了張兆潘大軍的伏擊,若不是秦元年所部是從大別山一路殺過來的精銳,怕不是這一戰會被消滅大半兵力,直接打廢。
到這會兒,秦元年才搞清楚自己的對手實力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