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九江會戰(三)(第2/2頁)
章節報錯
趙大山的舉動激怒了南昌的吳紹詩,他急令已經北上行至峽江的南贛總兵兵馬朝豐城急行軍,同時截留了一部分張兆潘的部曲,共同防守南昌。
南昌、豐城、撫州三點連成一線,守住這條線江西無憂,再有張兆潘北上救援九江,似乎一切萬無一失了。
“告訴趙大山,不管用什麼辦法,必須給我牽制住贛州的兵馬,不管他用什麼辦!”
鄱陽,朱朝先從參謀部走出來,兩夜沒閤眼的他制定了一個頗為激進的計劃。
這是建立在自己擁有九江、鄱陽,對南昌形成半包圍態勢的情況下,這是建立在奉天軍在江西難以得到地方支援的情況下,這也是朱朝先進行的一次豪賭。
將不因怒而興兵,他知道。
不過朱朝先想看看,這個地方是否真的適合自己,如果不行,儘早離開是及時止損,是儲存實力為日後尋找適合自己的根據地的最好辦法。
如果真的可以當做根據地,攻克南昌就能證明這一切。
“召集景德鎮的工人自衛隊,召集所有能召集的人,三日之後攻打南昌。”
張兆潘想回頭教訓一下那個不知死活的奉天軍小將,年紀輕輕的愣頭青以為自己退後就是怕他了,他有把握吃掉這支四千人的隊伍,這是在其孤軍深入的基礎上。
九江已經失陷,早救晚救其實意義不大。
不過吳紹詩並不這樣想,他得知了張兆潘的意圖後,嚴令對方不得南下,繼續北上,至於圍困進賢的趙大山部,他自有辦法逼退對方。
面對吳紹詩的強硬態度,張兆潘只能老老實實的北上,麾下大軍的基礎物資基本補全,餉銀也發了一半,要是再拿士兵做要挾的話怕是會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聽說另一支奉天軍在麻城活動?唔,怪不得朱朝先此賊這麼急著打九江了,九江綠營先前蕪湖大戰損失慘重,讓他得逞了呢...”
途徑德安的時候,張兆潘對朱朝先的佈局分析起來,奪取九江其實難度不小,很有可能需要湖北和安徽方面清軍的協助,巧的是這兩個省現在也是自顧不暇,根本不可能有兵力幫他。
張兆潘其實對短時間內收復九江抱有的希望不大,但是來九江還是有意義的。
至少可以將在麻城活動有向江西方向移動,與主力匯合趨向的這支奉天軍阻擋在江西之外,不給奉天軍增強實力的機會。
自己一萬大軍,包圍各有兩千人的九江和湖口問題還是不大的,而且他更希望對方出城與自己作戰,這樣不管是勝是敗都能快速見到結果,而不是在漫長的圍城中將寶貴的時間消耗掉。
很巧的是,守衛九江的北路軍統帥,振武將軍袁飛龍也有相同的想法。
“九江城險,守城不成問題,但大將軍兵力不足,如果僵持下去勢必對我不利,更別說我們還要將秦將軍接過來,龜縮在城裡是做不到的。”
“朱將軍如果沒意見的話,可否向大將軍請示出戰?”
九江城內,袁飛龍與朱朝越商議道,湖口狹小,塞不下兩千人,兩人商量過後留下了一個營守衛湖口要塞,剩下三千五百人索性全部來到了九江。
對於袁飛龍的提議,朱朝越拿不定主意,見袁飛龍這麼堅持,他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向朱朝先告知九江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