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三日,氿湖一戰結束。

戰鬥以容保急令八旗回擊,掩護綠營撤退為鳴金退兵的第一響,給這場戰鬥畫上了句號。

雖然朱朝先覺得這三千從含山之戰逃出來的八旗不太敢衝鋒,但是繼續和清軍血戰下去除了會讓這兩千多隨自己一路從含山走出來的心腹死傷慘重,並不會得到什麼更大的好處。

鑑於大戰之後的方向是向西離開江南,開闢自己的根據地,朱朝先下令鬆緩攻勢,包圍一部分綠營之後,將剩下的放過了荊溪對岸。

而看到主力安全撤出後,三千八旗自然作鳥獸散,高晉也不敢久作停留,收攏了殘兵敗將之後,就匆匆撤到了溧陽縣進行休整了。

荊溪,縣令和縣城裡的大戶們一個個翹首以盼,本以為朝廷大軍殺到,能把奉天軍趕走,沒想到迎來的卻是三千跑的比兔子還快的八旗。

“快些開門!”

在城下叫嚷了一會兒,這些八旗便氣喘吁吁的入城了。

前線戰況傳來,竟然是官軍大敗,而更讓當地士紳感到震驚的是,這些八旗入城之後沒說留下來守城,反而是在城內大肆劫掠一番後,揚長而去。

只留下了一臉懵逼不知所措的滿城士紳。

短暫的懵逼後,荊溪士紳和縣令明白了,這是大敗而歸啊!

於是,當朱朝先率軍抵達荊溪城的時候,城內早已是一片混亂,城裡大戶士紳官員以及各種有訊息有門路的,都跑了個精光。

留下來的不是家無餘財自持沒什麼能讓奉天軍搶的,就是訊息不靈通,或者沒有車馬來不及出城的了。

入城之後,短暫做了歇息,朱朝越開始統計戰損。

“餘兵兩千一百人不到,傷者三百餘。”

這是朱朝先得到的報告,至溧陽時他的兵馬還有兩千七百多,在溧陽又得到了一些窮苦百姓的加入,人數來到了三千多人,而一場大戰下來,又淘汰了許多,兵丁也下降到了兩千人的邊緣。

“問題很嚴峻啊!”

朱朝先感嘆一聲,這點兵力意味著自己能在江南待著休整的時間不會很長,即便是戰敗了高晉也不會容忍他在江南逗留,勢必會再度重振旗鼓攻打過來,說不定到時候還會連同浙江的杭州將軍一起出兵。

荊溪,佔據了此地的朱朝先看似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可以進攻,實則只有西南一角可供選擇。

而在北方鳳陽府,北路奉天軍的去向就迷茫許多了。

率軍自徐州南下的朝廷大軍在阿桂統帥之下本是衝著和州奉天軍主力而去的,但是走到天長縣的時候,就接到了奉天軍被高晉的大軍團團圍困的訊息,高晉示意江南的奉天軍他可以解決,於是阿桂便沒有繼續南下,而是在天長調轉方向,直撲鳳陽的秦元年部所在。

清軍沿洪澤湖長驅直入,過明光直抵鳳陽,秦元年雖然在鳳陽經營了一個多月,但在阿桂一萬五千大軍的強大壓力下,別說鳳陽了,退到懷遠堅城之後,秦元年仍然沒有看到阿桂大軍停下的勢頭,於是也開始了轉進。

他從劉之協那裡得到的訊息,阿桂沿途大軍南下,除了第一波的八卦教劉省過之外,其餘的如山東王倫,徐州單子盧都選擇了避開阿桂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