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鎮,在這裡休整了兩天,在得知高晉準備啟程派兵追擊自己之後,朱朝先下令全軍東進。

沒錯,是全軍東進。

溧水縣。

縣令在昨天就接到了奉天軍駐紮博望鎮的訊息,已經通知周圍士紳進縣城避禍,但是訊息傳遞和收拾東西都需要時間,而當大部分士紳還沒進入縣城避禍的時候,奉天軍就到了。

不過讓溧水縣令鬆一口氣的是,奉天軍只是在溧水周圍搶了一部分大戶的糧食,甚至沒有停留一天,匆匆就離開了。

“想必是總督大人在後面率大軍急追!”

溧水縣城城牆上,縣令和一眾士紳萬幸的說道。

而事實也如他們所說,在奉天軍從溧水離開兩天後,清軍大部追擊至此。

這個速度著實讓溧水士紳大跌眼鏡,然而他們卻不敢多言半分,反而在朝廷大軍過境的時候,殷勤的奉上酒肉茶水,生怕惹得這些兵爺生氣。

“部隊行軍怎麼如此之慢?”

高晉面色陰冷,顯然對這隻有一百來裡的路卻走了將近三天時間很是不滿。

容保也是神情嚴肅起來,奉天軍這樣子顯然是奔著江南去的,而那裡的兵都被調到這裡了,一旦奉天軍闖入江南,雖然最後肯定難逃被剿滅的命運,但是他們兩個也別想好過了。

江南,朝廷賦稅重地,文風昌盛,朝堂上的官得有三分之一是出自這裡。

“這幫殺才,只知道要錢要錢!看來本官不殺幾個出頭鳥他們還能反了天了!”

容保聞言,卻是搖了搖頭:“高大人,不如咱們...”

...

溧水以東,便是茅山地區,這裡是江蘇僅有的幾片丘陵之一,當然,在江蘇這種地方,就別想有多高的山了,茅山最高峰丫鬟山才不過四百一十米,所以行起軍來倒也順暢。

至於江南的遍地水網,對出身全是江蘇、安徽地區的奉天軍來說也不算事,唯有江南溼熱才對奉天軍造成影響,還偏偏如今已經進入了九月,初秋時節,正是行軍打仗的好時候。

舊縣河流域,一支約莫兩千餘人的隊伍自西北向東南順著河道前進著,沿途經過的地區基本看不見什麼人影了,即使村莊鎮子也是如臨大敵,只要從前面探路斥候口中得知遇到的是守備森嚴的大鎮,朱朝先便下令直接過去,不做停留。

江南不愧為大清的要害,這裡不僅商業發達,同時人口也是多的離譜。

即便是較為偏僻的溧陽縣上興埠,人口也達到了兩千戶上萬人左右,這對於朱朝先來說自然是清楚的,他行商多年來往江南次數不下二十次,知曉江南江北宛如天壤之別。

可對奉天軍將士來說,江南的繁華簡直超乎他們的想象。

不過身後有清軍一直追著,朱朝先也沒機會讓他們停下來好生休整一番,在溧水那次搶了些大戶的糧食後,做的就是逼近蘇州府的準備。

只有這樣,才能讓江南計程車紳炸毛,才能讓高晉容保坐不住,才能讓他們把大軍調過來。

溧陽。

奉天軍以一天八十里的速度急行軍,自溧水離開之後,僅僅用了一天半就抵達了一百二十里之外的溧陽,雖然中間翻有茅山阻擋,但是同樣翻過之後就有舊縣河,胥河,崑崙河組成的荊溪流域作為快車道。

所以當上興埠的人驚呼奉天軍來了之後的傍晚,奉天軍就抵達了溧陽城下。

“斥候探報,溧陽縣城攏共就百十人守城,根本沒有綠營。”

朱朝先的傷好了很多,至少能夠自行行走一陣而不至於跌倒在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