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淮北風雲,南渡長江(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之協含蓄一笑:“秦將軍說笑了,將軍兵強馬壯我等又同為反清義士,怎會自相殘殺?只不過同駐江淮,兩軍之間未免會有摩擦,不如先行定下章程劃分地盤,如此你好我好大家好。”
“事關重大不是某能決斷的,此事我得報告大將軍才行,如劉使者無其他的事了,可以先回去稟告你那教主。”
秦元年奉命北上,是來運動作戰牽制清軍的,能多一個盟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強,雖然奉天軍整體對白蓮教都沒甚麼好感,但形勢比人強,方才他說的不過是場面話罷了,實際上如果混元教的人打過來,秦元年還是隻能在暫避鋒芒的。
劉之協咬著牙看了看秦元年,半晌哼唧一聲轉頭離開了。
“大將軍在和州不知道怎樣了,清軍勢大...”
目送混元教使者劉之協帶著人離開,秦元年駐足鳳陽城頭,遙望遠方。
幾日之間,北路奉天軍已是復有鳳陽府淮河以南的所有土地和鳳陽城西北八十里的懷遠城。
只是,讓秦元年沒想到的是,鳳陽府以北宿州、靈璧之間百餘里土地上,原本多如牛毛的各路土匪和盜賊,卻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裡,被整合了大半。
而這支隊伍的首領竟然是原鳳陽總兵單子盧。
“亂,夠亂!”
秦元年給出評價,沒想到單子盧這廝竟然能一路活到現在,還被逼反了,也好,有單子盧和混元教替自己擋在北面,至少暫時清軍是過不來了。
鳳陽城外,大片大片的稻田即將成熟,許多農人正欣喜的聚集在各個打穀場上,手持著長槍練習著軍陣。
負責此事的是北路奉天軍各個牙將。
牙將,秦元年率軍北上後對部隊進行的建制調整。
百人為一牙,牙將為其統帥,五牙為一營,卒帥為其統帥,至於牙將之下,則是十人一隊的隊正,而原本的政委之流,則統一被化為了督軍。
秦元年以五百人鎮守鳳陽,分五百人各出鳳陽各地,募集遠近農人,傳其軍陣技藝,而其中精壯者則一一被編入奉天軍。
五日之內,北路奉天軍的兵力就從一千上升到三千人。
本來以鳳陽的軍械是不夠武裝這麼多人的,好在秦元年北上的時候帶來了幾十人的鐵匠槍匠,再配上鳳陽的鐵匠,用當地的綠營武器敲敲打打也算給這三千人武裝上了。
擴軍完畢的第一件事就是重開大洪山鐵礦,鐵礦關乎奉天軍的武器裝備來源,特別是在目前這種被滿清朝廷封鎖的情況下,自力更生是必須的。
接著,秦元年將駐地遷往懷遠城,和沒有城牆又城區較大的鳳陽相比,懷遠地勢險要,位於渦河和淮河交界處,東南北三面都是水,只有西面是陸地,而且城池夠小,防守壓力驟減。
淮河兩岸的稻子即將成熟,這事關所有人的生計,所以秦元年在鳳陽駐紮下來後最為關心糧食問題。
同樣,糧食收穫之後如何交稅,交多少稅又是個問題,秦元年對這個問題大為頭痛,在離開老嘉山之前就向朱朝越以及戴震請教了。
“將軍,這稻子收上來之後該繳多少,是繳糧食還是銀子?”
“稻子按畝產平均量的十分之一繳納,全繳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