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一路向北,一路向南(第2/2頁)
章節報錯
馬括在這裡等了兩天還沒等到清軍的影子,忍不住派斥候前去揚州打探情報,這才發現清軍幾千人大軍竟然在揚州對岸等待著什麼,並沒有要過江的意思。
雖然搞不懂滿清要幹什麼,不過既然這樣,馬括也就沒必要留下來了,因為他本來是留下來殿後打個阻擊的。
老嘉山,朱朝先部下所有兵力全都匯聚在這裡。
“大將軍,揚州這麼快便攻下了?”秦元年看到朱朝先離開時只有一千人,回來卻是多達六七千的隊伍,欣喜無比。
朱朝先點點頭:“全賴元年你針砭時弊,不然我怕是怎麼也想不到這時候進攻揚州的。”
“這位是杲溪先生和他的弟子王念孫,先生,這是某部下大將秦元年,自淮安返之後進攻揚州的意見就是由他提出來的。”
戴震看著眼前的這個俊朗男子,心中泛起一陣波瀾,朝廷總是說沒有人才可用沒有人才可用。眼前這個年輕人,有勇有謀不就是朝廷緊缺的人才嗎?可惜沒有功名,沒有上升的渠道,只能屈居底層。
在朱朝先部隊的這幾天裡,對朱朝先這個領袖和他手下大將馬括,戴震是直言不諱的表示朱朝先志大智小,好謀少決,非雄主之姿,甚至連梟雄都算不上。
因為梟雄不會在掘了黃河之後,還談什麼為天下人而戰,只會掌控揚州糧食,驅使萬千百姓攻城略地。
至於馬括,更是被戴震批的體無完膚,說馬括一介莽夫只知衝殺不聞戰況,現今戰爭不是古時馬括這樣的活不了幾天之類的。
而被朱朝先寄予厚望的朱移山,戴震更是極為反感,此人面相狹隘,能力平平,讓其駐守老嘉山其反而想與強敵交戰,損失慘重險些丟掉老嘉山。
唯有秦元年,讓戴震眼前一亮。
這人性格平穩,知得輕重,對戰爭有一套自己的理解方式,從五河退往明光,提議趁亂攻取揚州這些,如果只是聽聞,戴震還不能確定,但是現在親眼看到,他可以肯定,如果奉天軍能繼續走下去。
朱朝先恐怕不會再是領袖,而是秦元年取而代之。
“遠舟部下,唯秦元年一人尚可。”
淡淡的給出自己的評價,戴震絲毫不理會其他人的目光。
身陷賊營,本不應該多言,但戴震時年四十有餘,在清朝士林文壇頗有名望,對生死已經看淡,也就不在乎這些了。
朱朝先尷尬的笑了笑,把戴震搶回來不知道是對是錯,一路上自己不知道聽了對方多少說教了。
無一例外,是讓自己放棄抵抗,不要造成更多的混亂了,那樣只會讓更多的百姓流離失所。
朱朝先不置可否,他對戴震這個評價還算認可,拍了拍秦元年的肩膀說道:“元年,我回來的路上,覺得如果全軍只一路而走的話,太過危險,也太過困難,沿途清軍必定全力夾擊。”
“所以,我打算派你去淮北,運動作戰,牽制北方南下清軍,你覺得怎麼樣?”
秦元年微微一怔,緊接著露出笑容:“大將軍既然如此說了,那我定然是能夠勝任的,北方白蓮教八卦教錯綜複雜,只要將軍堅持一段時間,這些人必然坐不住,到時起兵響應將軍,我們的壓力就能銳減了。”
朱朝先大喜,戴震說的果然沒錯,秦元年是自己軍中最有能力的了,留在手底下領軍屬實埋沒了才能,放出去獨當一面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那便這樣,後天你自我這裡領一千人,帶上些匠人便去淮北就是,你出自淮北,熟悉當地狀況,不會被南下的滿清騎兵給打垮吧?”
秦元年呵呵一笑,拱手保證道:“大將軍放心,但有我秦元年在,絕不會放大股騎兵南下的,大將軍只管安心尋覓喘息之地即可!”
朱朝先拍手叫好:“好!那就這麼定了,後日大軍開拔,一路向北,一路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