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大亂將至(第2/2頁)
章節報錯
六月八號,清晨一大早,趙大山就接到了命令,從鳳陽啟程,順流而下一直向東去。
當然,趙大山雖然在特戰營,但是並不是作為攻打淮安的主力,而是負責殿後以及護送百姓前往明光。
臨走之前,朱朝先命令他治下的所有男性全部剃掉辮子,不剃辮子的,一律不給土地,而且還要繳納銀子。
朱朝先沒用強制性手段逼迫所有人剪辮子,他現在還擁有那種實力,強行剪辮,只會把百姓推到自己的對立面。
事實也和他猜想的一樣,除了已經參軍還有和朱朝先關係比較密切的人之外,願意主動剪辮子的人不多。
他們不是心向滿清,也不是對朱朝先的政策不滿,恰恰相反,這些底層的窮苦百姓越支援朱朝先的政策,越不敢剪辮子。
最清楚朱朝先的不是他自己,反而是這些百姓,朱朝先越對窮苦百姓給予優待,被平定的可能就越大!
這些人心裡跟明鏡似的,他們怕滿清,更怕朱朝先被平定後,他們被牽連成反賊,一併殺頭。
只是,既然不願意冒著殺頭的風險剪辮子,就更不應該伸手去分那地!
妄想著分了土地後,只靠著腦袋後的那一根辮子就能混過滿清朝廷的眼睛,那可真是想多了。
朱朝先知道自己離開後,這些分了地主豪紳土地,但卻沒剪辮子的百姓,仍舊不會被滿清朝廷放過,最後這片土地上恐怕少不了一場腥風血雨。
但是他沒辦法,沒有流血犧牲的革命只是一個空殼子。
滿清不自掘墳墓,朱朝先怎麼能革命成功?
只是,苦了這些百姓就是了。
趙大山不知道這一切,他只覺得來鳳陽參軍的這幾天,是他這一輩子過的最好,最舒服的幾天了。
每一天,都跟神仙一樣,拳頭大的饃饃他一頓能吃四五個,再懟上兩碗湯,吃的肚滾圓。
只要能吃飽,趙大山不在乎任何事情,特戰營裡的訓練專案,每天半夜緊急集合哨,這些他都輕鬆透過。
在趙大山眼裡,再沒什麼比餓了幾天,肚子裡翻江倒海,酸水從喉嚨湧出然後又被嚥下去更難熬的了。
“李隊,那邊是官軍吧?”
正把鳳陽百姓從城中護送至城外的時候,趙大山手搭涼棚眺望遠處,半晌,回頭對身邊的一個三十多歲絡腮鬍子漢子問道。
姓李漢子濃眉一挑,瞄了一眼,隨後揉了揉趙大山的帽子:“別管那麼多,官軍不敢過來的!”
趙大山最後看了一眼淮河對岸的黑色人影,噢了一聲。
他們是殿後的部隊,名為第一團特戰營,實則全都是由新兵組成,除了使用的裝備和新兵素質比普通營好一些,其他的就沒什麼了。
而朱朝先的精銳,加強營千餘人則是居中排程,第二團作為前鋒由馬括帶領,提前一天就出發了。
現在,應該已經到了洪澤湖一帶。
“福大人,前面就是徐州了,要不要入城歇息一天,將士們七天跑了一千四百里路,人馬俱疲。”
徐州城外,兵部尚書、和碩額駙、軍機處學習行走兼任兩淮觀察使福隆安冷眼注視著提出歇息意見的牛錄額真,很久沒有說話。
直到盯的對方冷汗直冒,前胸後背都溼透了,福隆安才開口。
“武器甲冑早都用船運過來了,我們還是一人三馬,這就喊累?”
“聖祖爺時候,咱們八旗可是奔襲十天十夜不帶閤眼的,怎麼到了你這兒,才七天一千四百里,就忍不了了?”
福隆安揚起馬鞭,對著空氣狠狠一抽。
“根據線報,朱賊還在鳳陽未動,趁對方沒有防備之際,突襲而至,根本不需要地方綠營協同,只我三百八旗天兵,縱有一萬賊兵,亦是摧枯拉朽!”
“不得停留,連夜奔赴,爭取在十日之前趕到泗州!”
星夜之下,福隆安率領三百八旗騎兵經過徐州城,沒有作半分停留,直接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