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

城頭上的日月旗依舊飄揚,城內比起之前破城的當天,要熱鬧許多。

作為朱朝先攻克的第一座城池,儘管知道自己佔據鳳陽的時間不會很多,但朱朝先還是對鳳陽城的治理下了很大心思。

入城的軍隊但凡有人敢搶劫,姦淫等行為,一律就地軍法處置,絕不留情。

和腐朽落後的滿清朝廷做鬥爭,如果自身也是一支封建軍隊的話,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歷史上這段時期,白蓮教起義比他朱朝先鬧的大了無數倍,最後的下場不還是被撲滅?

另外,城中的商戶,百姓一應照常生活,駐城軍隊士兵,不得有騷擾百姓,商戶的舉動,買賣消費物品,全都需要有排正在場,並全部記錄在冊。

排正,是朱朝先設立在軍隊系統裡的職位。其作用可以參考紅色軍隊裡的政委,排長負責作戰指揮,排正負責紀律指揮。

排正有隨時向朱朝先彙報的權力,同時,排長受到排正的監督,一旦有不法行為和違反軍紀的行為,排正可以當場解除排長的武裝,撤銷他的職務,暫時接管隊伍的指揮權。

當然,因為排正的巨大權力,其受到的制約也很明顯。

首先排正的軍銜比排長低,其次排正被其他人舉報,必須親自到朱朝先面前解釋清楚。

另外,一旦在作戰狀態,排長髮布作戰命令排正不得隨意阻撓,有意見可以保留,向朱朝先報備。

同時朱朝先規定,排正的任命,必須是經過系統性學習的人。

而這個系統性學習,指的就是他剛剛在鳳陽建立的隨軍政治軍事學校。

整出這麼個四不像,對朱朝先來說已經是很費勁了。

他不是學習紅色思想的,對偉人的思想平時聽的挺多,但實際知道的很籠統,心血來潮時買的毛概也只讀了個一知半解。

最後,也只能根據實際情況,弄出了這麼個古怪的制度。

不過以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制度執行的還算可以,應該是新興勢力自帶的朝氣推動,一旦時間久了,這出自朱朝先之手的制度,想必就會出現弊端。

對鳳陽士紳的剝削沒有遭到什麼抵抗,朱朝先部隊的紀律性和所展露出的戰鬥力讓這些人膽寒,他們不敢觸怒朱朝先,最後都是乖乖交出了錢糧保命。

錢糧交出一半隻是個契子,朱朝先真正想要的是這些人手裡掌握的土地!

這才是他爭霸天下的利器,也是維持部隊凝聚力最簡單有效的東西。

鳳陽城計程車紳沒得跑,被朱朝先派人送過話,沒兩天就挨個交出了地契。

有那麼一兩家不願捨棄身外之物的,暴起發難,想要突破重圍衝出鳳陽城,結果被守在街道外的奉天討虜軍士兵用火槍擊退,後來想依靠高大院牆拼死頑抗,直接讓朱朝先調來的五門虎蹲炮給嚇的出來投降了。

有了這些地契,朱朝先就輕鬆許多,他在鳳陽城召開分地大會,只要是沒地的人,都能前來分到一塊土地。

起初他以為效果也就那樣,頂多把整個鳳陽的無地百姓給吸引過來,到時候趁機從中挑選一些精裝男子,順勢擴充一波軍隊,好應付接下來的戰鬥。

沒想到,整個淮河以北被黃河肆虐的大地上,沒有土地的流民,聽到鳳陽有人分地,一傳十十傳百,蜂擁而來。

“將軍,這人也太多了,咱們養不起的!”

淮河邊上,看著遠處那趁著六月份洪水還沒到來之前,爭相透過乾涸淮河的淮北流民,薛老只覺得頭皮發麻。

這人,也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