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這麼一個大才被自己拿去送死了。(第2/3頁)
章節報錯
“我學問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我先生的學問才是真正的淵博,我現在的學問不過是我先生的千之一。”
李義府微微搖頭,臉上流露出幾分的想念。
自己先生,這時候應該已經回來了吧,可惜學生不能迎接先生凱旋歸來了。
也不知道沒有自己,先生會不會不習慣,書房也不知道有沒有人整理,那些東西要是流傳出去,先生要遭遇群起之攻啊!
想到這裡,李義府的臉上更是多了幾分的惆悵。
宋時自然是注意到了李義府的惆悵,也看出了他對長安有了想念,也是人家第一次離家這麼遠。
“李郎君,想家了吧!”宋時從懷裡掏出一個四四方方的手帕,臉上流露出莫名的慈祥。
“我以前也跟郎君你一樣,但是我們這一輩子都只能東奔西跑,我也好些年沒有見我家閨女了,恐怕都到了嫁人的年紀了。”
聽到這裡,李義府回頭看了一眼宋時,有些疑惑的開口問道,“難道你就沒有回家看過嗎?”
“沒有,自從入了百騎司就為曾回過家,我們時陛下的眼睛和耳朵,一刻也不能歇著,您可別小看我,我敢說,這半個大唐我都跑過。”
“當年突厥還沒有滅的時候,我還去過突厥的王庭呢。”
李義府看著宋時一臉得意的模樣,臉上露出了幾分的釋然,這可能就是先生說的,人不是由自己選擇,而是被生活安排。
船上頓時寂靜了下來,只能聽到那船工滑動船槳摩擦的聲音還有木槳拍擊水面的聲音。
江南真是一個好地方,在長安的時候,已經能感覺到秋意了,但是到了江南之後,卻如同沒有季節的交替一般。
河道兩岸的楊柳垂下的柳條,隨著微風的吹動不斷的在那河面上起舞,就彷彿在揮筆潑墨一般。
因為時順流而下,基本上不怎麼需要划動船槳,那船的速度就不算慢,但是對於船伕來說,這已經算是最慢了。
李義府望著兩岸的景色,彷彿的惆悵也小三了不少,他是關中漢子,也就在池塘撲騰過水而已,如今放眼望去,遍地皆是相連的湖泊河道。
一起同行的百騎司總共有五人,有兩人跟自己是關內的漢子,開始短途的時候還好,但是時間久了起來,他們就也出現了各種暈船的表現。
李義府便讓兩個人去照顧那兩個百騎司的人,自己則是和宋時坐在船頭聊起了天。
“李郎君,不知道什麼時候,這運河上就熱鬧了起來,以往的時候,幾天還不能見到一艘船,現在基本上走沒多遠就能看到一艘船。”宋時望著一艘運送貨物的船隻從旁邊經過,開口感嘆道。
“宋兄,此事你有所不知,水路很重要,這漕運甚至可以說關乎到朝廷的命脈,南方氣候溫和,糧食一年能種植兩季甚至三季,他們這裡的糧食比關中的糧食便宜的多,讓南方的糧食運送到北方,有利於關中糧價的穩定。”
“而且漕運受的錢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也能給朝廷帶來一筆不小的收入。”
“咱不懂這些,只要您這些文郎君懂就行了。”宋時笑著點了點頭,衝著李義府嘿嘿一笑。
就這樣在船在河道上順流而下,一切都是那麼的安詳,但是卻船隻上的氛圍卻變得格外肅穆了起來。
他們距離朝廷運糧船出事的地方不遠了,這裡有個草木旺盛,說是湖泊可它又不像是湖泊。
它時有河道,運河道,護城河道還有零零星星的小島組成的,可以說這裡位置很是優越,很適合滋生水賊。
李義府望著那茂密的亂雜的小島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的凝重,若是他沒有猜測錯的話,這些小島之中肯定有水賊。
朝廷的運糧船被劫肯定和這些水賊脫不開關係。
就在李義府沉思的時候,宋時臉上露出了凝重之色,他現在來到船頭拿著手擋在了眼上面往前望去。
可惜這個時候天剛放亮,整個江面上的霧氣籠罩在了一起,能見度不過幾尺有餘。
“不對勁。”宋時忽然沉下臉,走到船艙將另外幾名人叫了起來之後,一個個從懷裡掏出了手弩。
“怎麼了?”李義府往前走了幾步,有些疑惑的開口問道。
“李郎君,您先進船艙,估計前面有水賊來了!”宋時並沒有回頭,二十一雙眼睛死死的盯著前面的霧氣。
“行,你們小心。”李義府並沒有反駁,而是點了點頭,直接鑽進船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