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朕的大清………亡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平兒,話雖如此,但是匈奴往復,具體又該如何實施?方能讓匈奴正真追隨大秦?”
聽到自家老爹的話,夏平嘴角一揚,說了這麼多,不就是為了他的惡趣味嗎?
微微一頓,這才繼續說道:
“老爹,這個就是我和你說的八旗子弟兵啊!”
“以迅雷之勢,打敗匈奴,然後將匈奴大大小小的部落打散,再將他們之中的貴族處決掉,將剩下的牧民集中起來。”
“從他們裡面挑選強壯者,以正黃、鑲黃、正白、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八旗為番號。”
“分上三旗,下五旗之高低貴賤,然後根據旗幟給他們劃分不同牧場,奴隸,以及身份地位。”
“再選大秦之人管理八旗,許八旗之兵軍功爵制,軍功累積,可抬旗,而親近大秦者,可為秦人,享受秦人政策!”
看著目瞪口呆的三人,夏平越說越來勁,難得再次回味曾經身為“鍵客”的快感。
一說便有些停不下來,這些其實多是曾經他在網路上和人閒扯時,聽到的或是參與過的論證。
八旗制度,作為大清朝管理草原遊牧民族最成功的政策,
可比什麼移民政策強多了。
在夏平看來,這個搶劫分贓制度,其實放在秦朝,也是一個管理草原極好的辦法。
首先便是打破了草原原本的部落制度,將所有部落集中管理了。
再將這些集中起來的人,選拔強壯的成立軍隊,人為的劃分出三六九等的階級制度。
自然僅僅是這樣還不夠的,同時還要給這些底層人員希望。
讓他們有上升的渠道,那就是大秦的軍功爵制,以及秦人身份。
而想要享受軍功爵制的首要條件便是成為秦人,而秦人也不是那麼好成為的。
首先秦人是個高階身份。
想要成為秦人,就必須立功,然後抬旗,當成為上三旗後,接著還必須學習大秦文化,說大秦話,穿大秦服飾。
當學會這些東西后,還得透過一系列考核。
比如秦語考試,文化考試等等……
如此一個徹底秦化的秦人,也就誕生了。
而這個拿到大秦人身份的,則可以享受到正式的軍功爵制。
立了軍功,可以升爵,甚至可以步入大秦朝堂為官。
如此一來,下層人有上升的渠道,而上層人的一切又是大秦賦予的。
所以自然的無論是下層人,還是上層人,都會一起擁護大秦的統制。
而聽了夏平說法的嬴政,王賁蒙毅,三人一個個則瞪大了眼睛,目瞪口呆。
三人都被夏平的設想驚的一時半會兒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不是夏平的設想不行,而是太行了,
尤其是將大秦人身份作為高階身份,這個設想。
更是讓三人呼吸都有些急促起來。
大秦覆滅六國為了什麼?
不就是想讓老秦人過上好日子嗎?
不就是想讓那些看不起秦朝的國家閉嘴嗎?
而夏平的做法幾乎是在給他們的心頭肉撓癢癢一樣。
如果夏平的設想真的實現了,那麼屆時大秦人的身份得有多香?
又會有多少人以身為大秦人為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