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再到北平(第1/7頁)
章節報錯
東暖閣中,老朱和朱標忙著處理通政司送來的奏章。
老朱年紀也打了,也是要培養朱標,奏章之事大多是由朱標處理的。
一些小問題,朱標的處理基本上能達到老朱的預期要求,老朱也不用對此多做操心。
可碰到大問題就不一定了,朱標平日裡看似謙恭和善孝順好說話,但在這些問題上面絕不會妥協的,不與老朱辯論個昏天黑夜是絕不會罷休的。
老朱讀過的書哪有朱標多,朱標每每引經據典三言兩句就能把老朱幹趴下。
老朱在朱標這裡受了氣,往往會找馬皇后抱怨。
而馬皇后雖不參與具體的政務,卻是會勸老朱寬仁。
隨著年紀變大,老朱也沒那麼大脾氣了,經馬皇后相勸後消氣也會很快。
最後往往都是老朱向朱標妥協的。
老朱看過幾分奏章,端了茶杯正要喝,朱標當即匆匆跑了過來,喊道:“父皇,請看這份,此乃金山奏報過來的,說是在那裡發現了煤礦。”
納哈出歸降之後,便遣了官吏過去收攏士卒,安撫百姓了。
除此之外,還需考察金山之地牧草,糧食的種植情況。
只有瞭解了實際情況,方才可對症下藥幫這納哈出之部安定下來。
這些年,大明頻頻向北地壓兵,納哈出所部的日子並不好過。
接過朱標遞來的奏章,老朱大致瞥了一眼,笑道:“這納哈出所部倒是還帶有附贈啊。”
依託煤礦, 除取暖之外, 還可鍊鐵鍊鋼煉銀,反正好處肯定是很大的。
“劉懷諫言說是要先行開採應對金山之地即將到來的凍災,往日漫長的冬季來臨後,金山之地常有牲畜人口凍死。”
劉懷就是負責應對收編納哈出之部的官吏。
至於劉懷說的這點, 老朱和朱標也是隻曉的。
不管怎麼說, 大明與北元交手也都這麼久了,總歸是應該知曉北元的特殊情況的。
“現今金山之地在我大明治下, 若第一年就可解決千百年來所困擾他們的問題, 那對其他幾部的歸順也是極具好處的。”朱標道。
劉懷只是報了訊息,以及說明了情況, 真正拿主意的還得是朝廷。
有利於民之事, 老朱絕不會拒絕。
朱標說這些只是說說自己想法罷了,完全不用據理力爭費心思說服的。
“陳恪那小子這幾天忙什麼?”老朱問道。
這個時候問及陳恪,他可逃不脫又被派公差的命運了。
提起陳恪,朱標倒也還算是喜歡的, 回道:“那小子一肚子花花腸子, 正鼓搗著賣他那汽車呢, 聽雄英說, 他那車還沒產出來都已經賣掉一百多輛了, 前面收定金一百兩, 後面的都是按照五百兩收的, 光是收定金就搞了數千兩銀子了, 最近幾日還把我們坐過的拉出去載人收錢呢, 每次十兩銀子,體驗新奇的人很多, 怕光是這一項就得收千餘兩了。”
陳恪會鑽營,搞自己一身銅臭, 老朱表面上滿是嫌棄,實則卻也並不是那麼反感。
不然的話, 也不會把陳恪舉那麼高,直接給他弄了個國公。
當朝的那些國公想要賺此爵位, 哪個不是槍林彈雨中摔打出來的。
陳恪的這個國公相較於他們, 可是順當了很多了。
“就知道那小子不會放棄這個大賺一筆的機會,讓他進宮來,限他半個時辰之內過來。”
老朱也習慣與陳恪另類的相處模式了,那種咋咋呼呼推推嚷嚷, 明明是自己有十足把握辦成的事情,非要耍個花樣, 好像是被逼無奈似的。
朱標笑著招呼一旁的李德喜。
李德喜剛應答,老朱馬上又補充了一句,道:“從現在開始半個時辰。”
陳恪在哪裡都不得而知,從這裡出了宮,再尋到陳恪,陳恪再趕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