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也是敬重納哈出是個人物,對招降納哈出也完全是發自真心的。

因而,給出納哈出的那些條件也都屬全面,納哈出只要是出於真心歸降,基本也沒什麼可提的條件了。

納哈出在把乃刺吾,袁朗和吳栓喊到自己大帳,唯一所提要求就是要明軍這邊遣出醫士給他兒子療傷。

納哈出並非以權謀私之人,他若為了自己私事真置全部族利益於不顧的話,也不可能有那麼多人在北元覆滅後依舊追隨他數十年之久。

歸降之事是一早便浸於心底的,只不過藉此由頭說出來了而已。

但即便如此,治療好佛家奴懼卻成了關鍵。

即便納哈出早有歸降之意,但若治不好佛家奴懼,歸降之事怕是也會橫生起不少波瀾的。

在納哈出提出要求之後,乃刺吾也是不敢有絲毫耽擱,當即便道:“兄,那弟便馬上回去與馮將軍說明此事,請馮將軍能儘早把醫士遣過來。”

佛家奴懼的傷也著實需儘早治療,耽擱的越久,治療的希望也便會越渺茫的。

很快,乃刺吾與袁朗吳栓以最快的時間返回了明軍營地。

馮勝聽聞乃刺吾帶來納哈出所提要求後,第一時間尋來了陳恪。

軍中的那些醫者都是經陳恪直接或間接培養起來的,該怎麼派人,陳恪還是很有發言權的。

從馮勝口中聽聞了納哈出的要求後,陳恪倒是並未有太多擔心。

現如今,軍中治療那些戰傷的醫者經過這麼久的上手磨鍊,治療水平已是越發嫻熟了。

納哈齣兒子若只是一個戰傷問題,保證很快就能讓他生龍活虎。

馮勝說了情況後,陳恪當即便道:“北地醫者中誰治療水平高,那便讓誰過去就成了,聽這個意思問題應該不是很大。”

陳恪說起來或許是能說的頭頭是道,但若論起操刀水平來,那恐是還真不如軍中的那些一這兒。

詢問了陳恪沒什麼其他需要叮囑的地方後,馮勝當即尋來了軍中最好的醫者。

判定誰是最好醫者的標準是由下面兵丁說了算了。

沒用多久,經馮勝遣出之人的打聽,很快便有了結果。

此人正是太醫院的前院使蔣宜年。

因倒賣宮中稀有藥品,蔣宜年被牽連發配了北地。

此事雖並非存在一朝一夕之事,但誰讓案發之時是在蔣宜年身為院使之時呢。

按老朱以往的手段來看,蔣宜年這個情況,少不了是要落一個身首異處的。

蔣宜年能落得一個發配也算是燒高香了。

說實話,見到蔣宜年,陳恪還是有些詫異的。

在太醫院認識蔣宜年之時,蔣宜年醫術並不怎麼好,唯一出色之處也就是搞一搞官僚那一套罷了。

見到陳恪,蔣宜年難免有些唏噓。

人活一世,誰都不知道自個兒的明天將會如何,蔣宜年他怕打死都沒想到,陳恪有朝一日會頂替他做了院使不說,雙方竟還會有再見之時。

感嘆之餘,蔣宜年終還是與陳恪見了禮。

見禮過後,也沒再多言。

現在的蔣宜年位卑言輕,根本沒什麼值得多說的。

不過,就但從這點上來看,蔣宜年還真就改變了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