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氣的罵罵咧咧,馮勝詢問緣由,還是藍玉身邊親兵一五一十講述此事的。

情況搞明白,不僅是藍玉生氣,就是經常笑呵呵的馮勝臉上都奴氣十足。

挺好的一番佈局,被人給毀了,擱誰誰都高興不起來的。

藍玉以及怒氣難平,他不似馮勝傅友德這些來講軍功累積已到一定高點了,他要有新的功績來提升自己能力的。

剛出戰便被李景隆搞砸,一時哪能緩過來。

不說是藍玉了,就是軍中的其他那些將士,估計都已把李景隆恨之入骨了。

為對付北元韃子,他們拋家舍業的付出了多少。

所有人都希望能儘早平息了韃子之禍,好回去老婆孩子熱炕頭的。

雖都是軍戶,世世代代都得當兵,但朝廷一旦沒有了戰事,肯定就不會養活著那麼多兵。

因而他們大部分人真的是有希望回家的。

“曹國公能征善戰,打仗也是一把好手,怎生出了這麼個草包,早就說那是納哈出的一個圈套,非不聽,竟敢領了千餘人就敢往包圍圈裡跳,若非我去的及時,他帶去那些人怕是都得全軍覆沒了。”

藍玉罵罵咧咧分析著戰況,道:“現在納哈出被打草驚蛇,已往縱深之處逃竄了,本來勝算極大的一戰,經過此事後,怕是會費力許多了,馮將軍,要不重新調整後,末將再去往前追吧。”

若不是李景隆貿然行動,現在怕是已經俘虜了納哈出。

二進宮的納哈出,稍微還要些臉的,應就不會再與大明對著來了吧?

戰場瞬息萬變,因而武將在下令時往往沒有文臣那麼多考慮的機會。

藍玉出言後,馮勝沒做任何思索,當即道:“來啊,李景隆抗命不從,領二十軍棍。”

一支常勝之軍,最關鍵是能做到紀律嚴明。

李景隆戰場看命錯失良機,若不能給全軍將士一個交代,必會導致將士離心離德。

馮勝下令,藍玉大喝一聲,要來軍棍,親自執行。

當著全軍將士的面被打,也許是因顧忌面子,李景隆咬著牙,至始至終沒哼一句,倒也算是個漢子。

之後,馮勝又當即下令,道:“全軍開拔,截斷納哈出與內陸往來之糧道。”

馬上就要冬天了,納哈出他需要想盡一切辦法去內地籌集糧食的。

不然,到了冬天,大雪封路,地下所有能吃的東西都被覆蓋。

白茫茫的一片,連個地標建築都沒有,即便是老獵手,也辯駁不清楚方向,他們根本沒辦法再去內陸找糧的。

因而唯一的辦法,他們只能是在秋糧下來的時候把過冬的額糧食都準備齊全了。

馮勝大軍截斷糧道,納哈出勢必會著急的。

很明顯,此法是最笨的一個方法,但誰讓一個絕佳之策被李景隆給破壞了。

納哈出一直做到了北元的太尉,那可是有些真本事的,不會有那麼多的機會等著讓你去打敗。

要啟程,陳恪也只能收拾了行囊準備出發了。

因李景隆被打了軍棍,所以只能回後方去養傷。

大軍出發的時候,馮勝挑選了幾十個精兵護送了李景隆和被他帶出去戰死戰傷的兵丁回了北平。

因而,隸屬李景隆麾下的袁朗倒是自由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