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繁榮的海上貿易(第2/4頁)
章節報錯
陳恪並未細問,只道:“陛下要見你,你直接報與陛下吧。”
他知道了這個數字並沒什麼用,最關鍵的是要讓老朱知曉。
陳恪不問了,霍根倒是主動提及道:“淨賺五十萬兩,我花了十萬兩沿途購置了些貨物,剩下的四十萬兩皆都帶回來了。”
四十萬兩加商隊加這些貨物,那絕對賺翻了。
陳恪面色平靜,道:“是嗎?這可真是不少。”
光是這四十萬兩白銀,那可絕對是個不菲的數目。
朱雄英和朱允熥在商船上轉悠了一圈,把各種貨物瞭解了一番,一行人才終於趕回了京師。
一到京師,老朱便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親自接見了霍根。
海外貿易之事,唱反調的人雖不明顯了,但私下裡還是有不少反對之聲的。
想要打破這個聲音,還得是以事實來行動。
霍根見禮過後,當即便把此行的收益與老朱做了個彙報。
聽到淨賺四十萬兩這個數目,滿朝文武也是有些發懵的。
“這四十萬兩皆是白銀嗎?”有人問道。
白銀才值錢。
霍根點頭應道:“白銀和黃金都有。”
黃金比白金都值錢。
“那這些便都留在大明瞭?”有人問道。
這個海外貿易的目的便是要把海外的白銀和黃金帶回來的,當然是要留在大明的。
這個問題霍根做不了主,陳恪則回道:“這是肯定的啊,往後交易還要逐漸利用其起大明寶鈔來,我們與他們買進的時候用大明寶鈔,而他們與我們買進的時候則用白銀和黃金。”
這樣一來,大明可就完全佔據了海外貿易的地位了。
朝堂上,老朱只是讓文武大臣知曉海外貿易收益幾何。
之後,便又單獨見陳恪,詢問詳細建議來。
“陛下,採買之事一併由市舶司負責吧,往大明銷往的東西由他們直接負責核查,務必保證其質量和安全性,不合格且有害於百姓的東西絕對不能進來,另外,出口的東西他們也務必做到嚴格把關,不合格的東西絕對不能出去。”
核查進來的東西,保證其安全與可靠,乃是對百姓的負責。
而核查出去的東西,則是保證海外貿易這條線的長久。
“另外,戶部要制定合理的稅收,與市舶司對進出口貨物進行收稅。”陳恪道。
這條線路運作起來可是一筆不小的收益。
既然決定把海外貿易搞起來,這個事情便應該開始做了。
早在陳恪從江南之地回來的時候,老朱便已經吩咐龍江太倉等造船之地,分別對反應迅速,能用於裝炮,以及遠洋等型別的船隻進行了著重研究。
將來遠洋貨輪會遠比霍根當前擁有的要強太多。
***
霍根畢竟是從海外拉來的貨物,有不少商賈想買進再倒手去賣。
也有不少商人看出了朝廷對海外貿易房寬鬆的政策,想從中謀得些利益,想與霍根達成合作的。
霍根現在說來也算是皇商,與誰合作豈能是他自己個說了算的。
所以說,那些商賈想要牟利,還得是自己去想辦法。
當得知,朝廷準允他們自行出海的時候,不少商賈開始躍躍欲試了。
不說全國發達的造船之地,就連一些普通的,也陸續收到了不少商賈的定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