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利用好敵人的矛盾(第1/2頁)
章節報錯
如此說來的話,那些小糧行的作用基本可忽略不計。
說著,道衍直接轉而開口道:“這三家大糧行,一家姓吳的,一家姓李的,還要一家姓張的,除卻那家姓李的,吳家張家,在張士誠在的時候就是糧商了。”
糧食需協調四處調糧,也是有些手段的。
因而少不了與官府的人合作。
吳家張家沒少為張士誠運糧,怕是也沒少得張士誠的好處。
“那家姓李的,之前就是個小糧商,需要在吳家張家的夾縫中求生存,後因涉足瓷器茶葉等,積累些財富,才與吳家張家勉強分的了一杯羹。”
吳家張家早在張士誠還在的時候就涉足著糧行。
本來一塊蛋糕分與兩個人,現在又突然又多了一人。
意思就是說,兩人都要讓利出來。
這無疑於是割肉喝血的,吳家張家又怎能願意了?
除非逼不得已。
既是逼不得已之下的,那心中怎能對李家滿意了。
既有不滿,這怕就是一個不小的突破口。
說到此處,道衍停頓了下來。
陳恪嘿嘿一笑,吩咐了湖州知府,道:“明日安排個大氣些的酒樓,請李家的當家人吃飯。”
陳恪一經出口,其用意如何就很清楚了。
對此,無論是湯和還是湖州知府倒也未再反駁。
湖州知府出去安排,道衍又道:“吳家目前當家人的妹妹吳素娘嫁給張家目前當家人的兒子張明財,張明財人品極差,色賭均沾不說,還常打吳素娘,吳素娘雖為常待閨中,卻並非逆來順受的尋常女子,琴棋書畫女工樣樣精通,碰到張明財自是心有不甘,因張明財毆打,幾次哭著跑回了吳家。
每次都是張家當家人帶著兒子親自上門接人,每日張明財保證的倒是挺好,最後保證跟放屁似的,次次都放空炮,但吳家與張家的生意早就已經扯不開了,吳家只能是委屈了自家女兒。
可吳素娘太過剛烈,最後忍無可忍竟上吊自殺,吳素娘上吊自殺後,張明財依舊在沉迷在青樓中,當時正趕上是吳家人去張家看女兒,還是他們發現吳素娘上吊的事情的,最後也是無加人尋到的張明財。
為了這個事情,吳家和張家自是弄了個不愉快,但兩家多年的合作早就已經分不開了,若強行分開只能是讓雙方都傷筋動骨。
沒辦法,只能繼續保持,但其隔閡如何可想而知。”
道衍斷斷續續說出了他所打聽到的有關吳家和張家的秘聞。
在道衍講述中,正趕上湖州知府回來,陳恪問道:“道衍大師所講的這個事情你可聽說過?”
道衍若只是打聽到街上的一些飯後閒談的東西,那他在用的時候可得考量一下其中的確定性有多少。
湖州知府頓了一下,回道:“下官不知,下官只是聽說吳家和張家因兒女親家的事情弄得很是不愉快,至於具體原因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湖州知府作為知府都不知道的事情,這事兒就不是爛大街的事情。
道衍彷彿知曉陳恪意思似的,直接道:“這兒是得有數十年之久了,加之這事兒本就並非光彩之事,雙方都在刻意隱瞞,除了兩家府中一些參與過這些事情的人,其餘人很少知曉了。”
既是數十年的事情,那吳家張家的隔閡還在嗎?
陳恪只是心中想想,也不用他問,道衍便一五一十地回道:“兩家共同獲一種利益的關係,不是有這矛盾就會有那矛盾的,放心吧,吳家和張家只是表面上風平浪靜罷了,這也是有李家這個突然崛起外在敵人的存在,要不然,兩家的矛盾早就不可收拾了,絕對可用的。
還有,吳素娘與吳家現在當家人吳永壽乃是同生子,關係異於一般的兄妹,吳素娘死了後,吳永壽病了數月才終好了些,直到現在,吳永壽還不怎麼好。”
雙胞胎的關係是要比一般的兄弟姐妹更深厚些。
一般兄弟姐妹,若有那些情深的,也會因另一個出事而垮了自己身體的。
吳素娘人死不可回生,即便吳家張家的利益關係有所緩和,那其矛盾怕是永遠都不可調和了。
這樣的話,倒是好辦了。
陳恪笑嘻嘻衝著姚廣孝表示了感謝,道:“多謝大師了。”
姚廣孝一副的得道高僧的模樣,打聽些這樣的事情倒是更有效。
陳恪表示感謝後,道衍擺擺手,一副不在意的樣子,道:“行了,貧僧歇著了,再有用得著貧僧的樣子只管來尋貧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