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時其他眼熱的藩王怎能不想著分一杯羹,漢時七王之亂,晉時八王之亂可就會重新上演了。

朱棣靖難起兵勝利後的大明,藩王手中兵權雖被削弱,已無起兵造反的能力。

但這些藩王們越生越多,土地也越來越多。

與那些士紳們搜刮著民脂民膏,搞得朝廷財政越來越困難。

藩王問題也成為了明朝滅亡重要的一個導火索。

不過,藩王的問題,也曾有官員提及過,但老朱那個時候覺著他那些乖寶寶兒子們,去了封地,只會成為守護大明的棟樑之才,絕不會成為危及祖宗江山的禍害。

因而凡與老朱提過此事的官員,下場都不怎麼好。

“大明若真想強大,這些藩王問題是得提早解決。”道衍應道。

歷史上的道衍送了朱棣一頂白帽子,攛掇朱棣謀反。

他怕是怎麼都沒想過,有遭一日會替朝廷解決藩王的問題吧?

陳恪嘿嘿一笑,笑著問道:“大師不打算送哪個王爺一頂白帽子?”

這話明白的人自是明白。

陳恪開口,道衍眼神緊眯。

片刻後,笑著道:“你若與貧僧一塊去,那貧僧送他們一頂也不是不行,燕王不錯,要不我們擇日就去北平?”

這人真是一點兒虧都不吃,他只是說說竟把他也拉下了水。

不過看來,道衍他在諸藩王中,至始至終看好的只有朱棣。

“不了,不了...我沒那個能力,現在這樣挺好。”陳恪道。

他妹妹被老朱賜婚給了朱允熥,現在的他已與朱標一脈脫離不開了。

即便朱標,朱雄英都不在了,他都得保著他這一脈手裡的皇位的。

當然,朱允炆因他娘呂氏,怕是永遠無緣皇位了。

即便朱標,朱雄英不在,有希望即位的那也是朱允熥。

朱允熥若即位,應比朱允炆要強一些的吧?

陳恪拒絕,道衍也不再此事上多說,只道:“你去巡備海防之時,記得喊上貧僧。”

還巡備海防?把藩王的問題與老朱說過,不知他還有那個機會嗎?

剛回京師,陳恪便直接進了宮。

進宮之後,陳恪先對陽曲救災中所出現的問題做了稟告。

“陛下,陽曲整體救災倒是不存在任何問題,但透過此次的地震也暴露出了應急方面不甚完善的一個問題,地震之後,能召集起來的衙役也變得有限了,這些衙役人手有限,救援不太及時,不少人是因救援不及時因飢餓而死,目前災後的清理之事還未完成,重新建造房子之事怕更是得些功夫。”

說到底,各衙門盡力倒是盡力了,只可惜人手不足。

“臣以為現在的一些秋收已經基本完成,人手也空出來了,應招些其他地方的勞力,由救助之地出糧出錢,請他們協助救災,並重新建造房子。”

本地的人手不夠用,也就只能從其他地方招募一些過來了。

“另外,災後所用帳篷之類也嚴重缺乏,很多傷患百姓只能露天而居,因而應在每省建應急保障管理局,裡面儲存地震,疫病,水患,旱災所用一些應急之物,一旦發生可在第一時間排程救援,之外在應急保障局下面還要預留些人手,由布政使臺衙門自行排程,在災情發生後,在訊息暫且還未到朝廷之時就能自行展開救援。”

救援所用的人手自是沒有軍隊那般高的戰鬥力的,且人手肯定不會太多。

即便由布政使衙門調動對朝廷的威脅也不會太大的。

陳恪出言,老朱沒立馬同意。

畢竟是通行全國的大事,總歸是得好生斟酌一下的。

隨之,老朱問道:“見到秦晉週三王了嗎?”

他們這些王爺們手中的護衛達數千,將近上萬人了。

這些人若遣出來可是一支不小的救援力量,而救助不及時之事也將會是小範圍之內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