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的考評,想要排出個優劣來,並非那麼容易。

這也不是一人兩人能完成的工作量。

因而陳恪動員了所有參加了對醫者考核的醫士一塊行動。

兩兩配合,先行把所有參加選拔醫者的名字都抄些下來。

接下來以一人唱名,一人記錄,以如此方式把所有考評都整理出來。

最後再把這些唱名結果進行歸納總結,從而再排出名次來。

這些完成也僅僅只是完成了醫德的考核,想要在醫術上再排出個名次來,可並非那麼容易的。

因而最簡單的醫德考評,必須得加緊時間完成才行。

在陳恪的的嚴厲督促之下,在考核結束,所有醫者退場之後,那些考官熬了大半個通宵,終於把所有的評分都篩查了出來。

許是因在貢院的考核,這些醫者帶了小心,大部分人都是好評,連個一般都沒有。

有些人零零星星有那麼幾個得一般的。

一般倒也還在能夠接受範圍之內,畢竟很多事情並沒辦法做到盡善盡美的。

只要是能得個一般,基本也算可用。

說著,陳恪問道:“得差評的有多少?”

盧文斌全權幫忙負責此事,捋了一下名單,回道:“有二十六人,這是他們的名單以及得差評的數量。”

得好評者,陳恪不一定記得。

得差評者,陳恪真得見識一下。

名單接過,對差評者最多的,竟有五十三個之多。

要知道,病患總共才有一百一十三個了。

一百一十三中,有五十三個給了差評,都已經超過一半了。

陳恪順著名單念道:“喬雲,饒州府人氏,查查他中評和好評有多少?”

所有的考評都已整理出來,誰多少好評,誰多少差評,那都是一清二楚的。

陳恪開口後,王康立即行動,捋著名單尋了半晌,終於找到了饒州喬雲,念道:“饒州府喬雲,好評兩個,中評四十八,差評五十三。”

與別人動輒一百一十三的好評相比,這可差到了極點啊。

那兩個好評或許還是誰不好意思才給的。

至於中評,那怕更是很多人不滿意之後妥協下的選擇。

說著,陳恪直接抬筆劃掉了喬雲的名字,道:“這樣的人做了醫士,不僅不是百姓的福音,怕還會成為他們的噩夢。”

緊接著,陳恪又道:“得差者在五個以下,得好評價者能保持七十的,可暫待考核,無論是得差在五個以上,或者是好評者在七十以下的,全部淘汰。”

定下標準,便需要再次衡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