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老朱的獎賞(第2/2頁)
章節報錯
也許是因陳恪挖過太多坑了,對陳恪遞上來的銅錢,李德喜態度堅決,非推辭著不受。
不要就不要吧,倒也省得他給了。
李德喜離開,範深隨之搶過旨意,瞅著上面的字,大眼瞪小眼。
半晌之後,開口問道:“就說嘛,你這麼大的功勞,陛下怎能忘了你,陳恪,我若沒聽錯的話,陛下給了你東城府宅一座,還有伺候的丫鬟和家僕吧?對,還有江寧田產五百畝,對吧?”
既是給自己的東西,那當然要記住了。
陳恪正準備回答,範深隨之便又激動地道:“這麼多東西?陛下可真大方,陳恪,你什麼時候搬家,我幫你一塊搬,對,你若搬了家,這兒怕是不能常來了吧?”
也不知道是誰剛才懷疑人老朱沒有獎賞。
瞅著範深如此熱切,陳恪也不好拒絕,道:“陛下旨意已到了,禮部那裡應該已經在準備了,明日差不多就有結果了,只是不知,是修繕完畢的,還是需重新修繕的。”
很多人抄家之後,府宅自是空下了。
這些府宅除朝廷賣出外,也還有一部分會留下作為功臣的賞賜。
“有了結果,記得告知我一聲,我與你一塊搬。”範深再次道。
其實,家裡也沒什麼貴重東西了,既要往東城搬,那些鍋碗瓢盆之類的也沒必要帶走了。
但範深如此客氣,陳恪還是應了下來,道:“嗯,好,等搬的時候再說。”
次日,陳恪剛到醫學院,禮部官員便按旨意上的內容,把房契田產以及家僕丫鬟的賣身契送入了陳恪手中。
拿著這些東西,陳恪第一次感覺,他也是有家當的人了。
之前,陳恪雖治好了馬皇后,但人皆以為,陳恪是瞎貓碰上了死耗子,沒人當回事。
這次,在平定周德興謀反之事上,陳恪出力甚多,可沒人敢為之小覷。
對那些房契之類的東西陳恪也沒仔細看,從禮部官員手中收了這些東西后,陳恪主動去找了老朱。
在開封,他親眼見識到,因醫療體制不完備,那些災民沒死於水患中,卻因災後疾病所死。
那段時間,忙著處理周德興的事情,也沒時間與老朱好生說說此事。
現在好不容易有了時間,是該與老朱提上一嘴了。
東暖閣中,老朱依舊在批閱奏摺,見到陳恪進來,也不等陳恪行禮,直接開口問道:“怎麼?對咱給你的東西不滿意?”
那些東西他都沒看,哪存在什麼滿意不滿意的。
即便真有不滿意,他也得有那個膽子當著老朱的面說出來。
“滿意,滿意...非常滿意...臣來是想找陛下說另外一個事情的,臣此去開封,感觸良多,民間醫者實在太少了,很多百姓受災患病後,只能擠在縣衙,有的縣連個醫者都找不出來。”
陳恪說的是正事,老朱放下了摺子,認真傾聽,問道:“太醫院下面不是有個惠民藥局嗎?那些人呢?”
老朱出發點是好的,但畢竟那麼多事務,老朱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掌握。
問及此事後,陳恪如實道:“惠民藥局大多名存實亡,有的根本就沒有,畢竟醫者有限,而我大明地域廣袤,哪能有那麼多醫者來充斥惠民藥局。”
陳恪所言這些並不是沒有道理。
“此事的解決方式,臣本與周王殿下說過此事,但經過深思熟慮後,又有了個更為成熟的意見,現在太醫院人手空缺,可借選醫者的便利,選一些支援動刀之人進入醫學院,由他們融會貫通後,前往各州府組建惠民藥局的同時,再開設醫學院分院,招募少年進行培養,幾年功夫下來,醫者便會多了起來,如此大明的醫療體制也算完備了。”
陳恪其實是不想招搖自己的醫術的,畢竟他對此並不是很熟悉,但後來想想,他既然懂些理論,便該嘗試著把這種醫術傳授下去,能減少一個患者的病痛還能減少一個。
就比如說腸癰,他已治好了馬皇后,若能把這經驗傳授下去,豈不是可讓更多的病患減少痛苦了?
聽了陳恪的想法,老朱沉思片刻,道:“此法倒也可行,咱準了,你來做太醫院院使,全權負責此事。”
就他那三腳貓的功夫,這怎麼還成太醫院院使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