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晉升到死神的那個亡靈秩序,奧爾薇婭也已經想好了,就把陰曹地府裡的六道輪迴照搬過來就行了。

所謂生死輪迴是說“舍此蘊已復趣他蘊”。

世間眾生因造作善不善諸業而有業報,此業報有六個去處,被稱為六道。

六道是佛根據業報身所受福報大小劃分的。

分別為:天人道、人道、畜牲道、阿修羅道、餓鬼道、地獄道。

這就是林瀟記憶裡的六道輪迴。

奧爾薇婭回憶著林瀟記憶碎片裡的東西,也幸好之前的林瀟就是個撲街的作者什麼都懂一點。

要不然奧爾薇婭還真不知道這些六道輪迴到底是怎麼回事。

六道輪迴是古印度婆羅門教的世界觀。

後來釋迦牟尼佛出世,隨順此世界觀用以度化世人斷諸煩惱永離生死。

婆羅門教的世界觀在一定程度上能為信眾帶來福報,所以佛稱其“多牛,多馬,多珠寶”。

但婆羅門教不能令眾生永離生死輪迴,徹底斷除苦報。

所以,在佛教裡被稱為外道。

六道表示因造作善惡各種業而帶來的六類果報,並隨順當時世界觀稱輪迴至某一道為“生”,離開某一道為“死”。眾生依此斷惡修善得真實利益。

隨著眾生的煩惱逐步減輕智慧得以開啟之後,才在《中阿含經》、《入楞伽經》、《眾許摩訶帝經》、《頻婆娑羅王經》中開啟真實法義。

行為、語言、思想皆稱為業。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林瀟的那個世界明明沒有什麼神神鬼鬼的居然會有這麼多的教義,簡直離譜。

不過他們的有些理論還是可取的,奧爾薇婭表示自己就笑納了。

人道和天道為善道,其中眾生造作善業多於惡業,樂多苦少。

阿修羅道享有天人福報,但其心受種種染汙,造種種不善業。

並因此福報衰減,墮入人、畜生、餓鬼道中;

而造作地獄業因的則會墮入地獄道中。

畜生、餓鬼、地獄稱作三惡道,其中眾生造作惡業多於善業,苦多樂少。

其中地獄眾生唯苦無樂。

奧爾薇婭回想著林瀟記憶裡的六道輪迴片段,越想越覺得複雜。

天界又分為欲界天、色界天及無色界天。

欲界天依據所居天人福報大小分為六重:

一、四大王眾天(夜叉天)。

二、忉利天(三十三天)。

三、善時天(時分天、夜摩天)。

四、兜率天(知足天)。

五、樂化天(化自在天)

六、他化自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