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士奇不太確定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但是胸腔裡的心臟不由自主跟著蠢蠢欲動起來,江士奇也稍稍加快了腳步,小亭子的正面徐徐映入眼簾——

“俠女”。

正上方懸掛著一張“俠女”的海報,還有一個公交站牌標註著“俠女”的字樣,這又是什麼意思?

“俠女”,距離現在已經有將近半個世紀,雖然它不是第一部動作電影,卻是第一部將動作電影帶入大眾視線的電影,從武術設計到鏡頭語言再到故事傳遞出來的江湖俠義,確確實實開創了一整個時代。

一直到今天,“俠女”依舊被認為是動作電影裡的傳奇經典,可惜因為年代久遠,膠片修復著實困難,所以始終沒有能夠看到質量更好的版本,此次超脫院線的回顧展裡也就沒有這部電影的身影。

但是,此時出現在這裡又代表著什麼?

江士奇三步作兩步地快速走了上前,出示自己的記者證,準備直接詢問一下小亭子的情況,結果卻被工作人員阻攔,不等工作人員說話,旁邊的觀眾們就嘰嘰喳喳地抗議起來,“請排隊”、“記者也需要排隊”。

江士奇滿眼錯愕,他第一次聽說參加首映式還需要排隊,為什麼?

“請排隊。”工作人員也解釋道,“所有前來首映式的觀眾都需要排隊,但如果你對光影長廊不感興趣的話,可以直接一路前行,然後就可以抵達首映式現場了,在那裡有記者的採訪區和拍照區。”

光影長廊?

江士奇有些跟不上節奏,愣在原地想了想,然後還是閉上嘴巴,乖乖地站在隊伍尾巴,開始排隊起來。

“江記者,你在這裡做什麼?”

有同行剛剛抵達現場,揚聲招呼了一句,江士奇解釋了一番,顯然這位來自“電影之內”的資深記者也沒有看過如此陣仗,稍稍思索片刻。

“你先在這裡排著,我過去穹頂影院門口看看什麼情況。”

然後就可以看見這位記者匆匆忙忙地快步前行,背影轉眼就消失在洶湧人潮裡。

就連身經百戰的記者都雲裡霧裡,更何況是普通觀眾呢?

江士奇覺得有些神奇,不對,應該是非常神奇——

此前“突襲”已經準備大範圍公映結果又縮小為小範圍點映,這樣的策略落在業內人士的眼中,就是戰略性的撤退,及時止損、迴避鋒芒,按照如此策略來說,那麼首映式規模也應該相對應地縮小才對。

然而現在?

江士奇滿頭都是問號,但期待感和好奇心就隱隱約約地燃燒起來,不知不覺地,夏喬影院的熱鬧已經被徹底拋到腦後,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眼前。

幸運的是,小亭子前面的排隊隊伍並不長,轉眼就已經輪到江士奇,噗通噗通,心臟忍不住狂跳起來,腳步無法控制地加快上步,不經意間流露出些許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