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熱鬧有餘精彩不足,就好像堆成小山的多彩泡沫製造出難以想象的視覺效果,但落在游泳池水面上卻無法激起任何漣漪,然後一陣風吹來就消散得無影無蹤,就連一點殘影都沒有。”

“走出電影院的時候,我開始自我懷疑剛剛過去的兩個半小時我在做什麼?如果我想要虛度光陰的話,我寧願在下雨之後看著蝸牛蠕動兩個半小時,也會覺得生活更加美好。”

“光影世界”作為業內權威專業媒體,不僅嚴苛,而且犀利,用非常嚴厲而尖銳的方式展開全方位吐槽,最終更是給出了二十分的超低評價,遠遠超出預期。

如果說“光影世界”太過專業,那麼“電影圈”就足夠娛樂十足了。

千萬不要被這個看似專業的名字所矇騙,其實這是一本堪比“娛樂週刊”的八卦雜誌,娛樂效果永遠是他們的首要追求,但又不至於墮落到捏造、誹謗、歪曲新聞的程度,所以也同樣是業內赫赫有名的專業媒體。

然而,“電影圈”對這部電影也不太感冒,五十九分,有些調皮,顯然是故意在及格線之前停下來的。

“哪怕戴著墨鏡進入電影院也不會忽視范蠡的努力,因為他捏著嗓子假裝可愛的臺詞持續不斷地轟炸耳朵,著實讓人很難忽視,就好像試圖做一個蛋糕結果把整袋白糖全部撒進去一般。”

“我們不能否認范蠡的嘗試是新鮮的,動作場面依舊好看,利落的身手還是能夠讓觀眾感受到一點點喜悅,然而電影在喜劇部分的過度嘗試卻打亂了電影的節奏,而且最終呈現效果也很難讓人滿意。”

“范蠡正在試圖擺脫棠哥的影響,但顯然陰影仍然非常明顯。”

棠哥,“X號任務”的男主角,也就是范蠡賴以成名的角色。

從“光影世界”到“電影圈”,就可以看出“老闆超速”這部電影的口碑走向了,遺憾的是朝著負面影響方向大步邁進,一去不回頭,而且,這才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娛樂週刊”,四十分;“電影之內”,三十分;“聚光燈”,三十六分。

“蘭川視角”,四十一分;“銀幕”,四十五分;“首映”,五十六分。

一二三、四五六……一家一家數下去,然後就可以看到足足三十六家媒體第一時間釋出了電影評論,如此數字還是能夠看出電影得到諸多關注的,但最終媒體綜評卻很難讓人亢奮起來。

三十三分。

這,這是認真的嗎?

沒有及格就已經夠可怕的了,結果才只有三十三分?“老闆超速”的口碑令所有人跌破眼鏡,下巴集體脫臼。

那麼,接下來到底會發生什麼呢?也許,從網友們的評論就能夠窺探一二了。

“果然,動作電影已死。”

“散了散了,沒有什麼值得期待的。”

“本來還想著看看動作電影的,但現在看來,估計沒有什麼好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