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然後,事情也就明朗了起來,社交網路平臺的熱議狂潮徐徐醞釀,一步一步,穩紮穩打地製造出氤氳熱浪。

哪怕是從來沒有經歷動作電影的黃金一代也紛紛產生好奇——

以前的動作電影到底是什麼樣的?真的很精彩嗎?

可惜,他們已經太遲了,回顧展門票已經售罄,想要在大銀幕體驗復古經典電影,就只能等待下次了。

“……如果你們真的感興趣的話,回顧展的閉幕影片‘突襲’,是一部全新上映的電影,接下來會展開全面公映,你們可以走進電影院欣賞復古動作電影的魅力。”

農晨傑展露一個笑容,不動聲色地介紹到。

回到電影院的大廳,剛剛又被觀眾詢問回顧展是否可以加場的問題,農晨傑給出離開回答之後又做了引導,焦點就這樣轉移到了“突襲”身上。

農晨傑不得不佩服陸潛的出奇制勝,看似荒唐離譜的想法,卻又隱隱契合規律——回顧展的意外成功背後蘊含著必然成功的規律,不僅有想法,而且有魄力,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有著一顆真正熱愛電影的心。

“回顧展能夠引發如此共鳴,歸根結底就是因為和我一樣懷念以前經典動作電影的觀眾一直都存在著。”

這是陸潛的原話。

其實電影產業發展到現在,商業電影的套路已經基本形成,往往只能往爆炸更多場面更大的方向發展,但狂轟亂炸太多,觀眾也就麻木了,這反而是走進另外一個死衚衕,如果此時願意迴歸初心原點,也許還能夠有意外收穫。

回顧展就是如此。

農晨傑不由對“突襲”擁有更多信心。

他想著,現在其他院線應該都在苦苦掙扎吧,流光影業的壓力虎視眈眈,藍鯨影業劍走偏鋒的崛起防不勝防,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筆賬在計算,如何保持平衡又如何爭取利益,這是每家公司都需要衡量的。

超脫院線得益於自己的獨特定位,對於超級大片的依賴始終沒有其他院線那麼強烈,即使不是這次的回顧展,他們自己平時也經常策劃小型影迷活動,所以這次亂局之中反而是早早做出決定搶佔先機。

不過,目前為止回顧展的聲勢全部都是屬於那些經典電影的,到底能夠轉換多少票房到“突襲”的身上還是一個未知數,最終是騾子是馬,只有出來遛遛才知道。

“突襲”VS“老闆超速”VS“青青”。

農晨傑也有些期待故事的發展方向。

“你好,請問一下回顧展的宣傳手冊還有嗎?我想要留下一套。”

又有觀眾迎了上來,禮貌地詢問道。

農晨傑馬上展露出一個笑容,“當然,當然沒有問題。”

“你知道這次回顧展宣傳手冊全部是由陸潛導演設計的嗎?從排版到字型再到色彩以及繪畫等等,全部都是導演親自完成的,而且是親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