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頭到尾就只有陶染的粉絲在吵鬧,作為事件的另外一位當事人、也是備受譴責的核心焦點人物,陸潛卻始終沒有任何動靜。

一派安寧。

等等,難道是導演太年輕太天真,不知道網路時代分秒必爭的道理嗎?一旦錯過回應解釋的黃金時間,輿論可能就要一面倒了!

然而!

陸潛似乎確實沒有解釋的必要,因為還沒有等到他做出回應,各大媒體就已經紛紛出馬闢謠了。

以“娛樂週刊”為首的媒體們直接出面解釋:

陸潛完全沒有想到搶走陶染的矚目焦點,只是陶染的拍照採訪環節已經結束,然後陸潛登場的時候,記者們才紛紛轉移陣地。

而且,陸潛是因為擔心記者出現擁擠踩踏事故才停下腳步,他本來是想要低調離開的,結果為了記者的安全才接受了採訪。

話裡話外,還是略顯含蓄,但終究還是將情況解釋清楚。

顯然,媒體記者們還是不想和陶染直接撕破臉皮,畢竟陶染現在是頂級流量,他們都是混一口飯吃,互幫互助才是出口,沒有必要為難彼此。

但陶染粉絲仍然不依不饒,他們再次認為陸潛的經紀團隊收買記者,處心積慮地想要抹黑陷害陶染。

粉絲們不僅沒有收斂,而且還進一步爆發出濤濤聲勢——

一切,正如陸潛所料。

他們只願意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所以事情是不會結束的,除非他們達成目的。

然後,這次真正激怒了媒體,等流量粉絲們意識到自己不是萬能的,在無冕之王面前,他們這些流量終究只是在娛樂圈的外圍打轉,全然看不到圈內的運轉規則,卻已經太遲了。

“八毫米”率先登場,出手雷霆萬鈞,揭露事情真相:

陸潛完完全全沒有陰謀詭計坑陶染,準確來說陸潛也是受害者。

事實就是,陶染團隊目中無人,提出大量不合理的機場拍照要求和採訪要求,以至於陶染早早抵達機場之後卻遲遲不出現,耽誤了將近兩個小時。

陶染的團隊要挾記者們必須就範,否則就直接從停車場等等貴賓通道離開,讓記者們撲空。

沒有想到,陶染卻因此而和陸潛碰撞到了一起。

至於陸潛的出現,其實陸潛非常低調想要直接離開,結果被記者識破行蹤,現場的情況非常混亂,陸潛為了避免意外事故才停下腳步,接受了簡單採訪。

誰的錯?

一目瞭然。

流量粉絲們求仁得仁,求錘得錘。

“八毫米”甚至公佈了陶染團隊向記者們提出苛刻要求的簡訊和郵件,盛氣凌人地羅列出十五條莫名其妙的無理要求,而且語氣強硬霸道。

顯然,這份簡訊和郵件是來自記者的,肯定是有記者看不慣陶染粉絲的行為,所以故意洩漏給“八毫米”的。

但這依舊不是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