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他在社交網路上的粉絲,一人一口唾沫就能夠直接把那個導演淹死!他的一張照片或者一句話就能夠製造數以億計的流量!他才是站在金字塔頂尖呼風喚雨的那個人!

但這是怎麼回事?

陶染的胸口幾乎就要炸裂。

咬牙。握拳。再咬牙。

陶染幾乎用盡全身力氣才控制住自己現場暴走的衝動,然後轉頭狠狠瞪了自己經紀人一眼,用眼神發出質問:

現在再怎麼辦?

咔嚓咔嚓咔嚓。

鋪天蓋地的閃光燈聲響在機場大廳持續不斷地湧動著,混雜著層層疊疊的呼喚聲浪,如同活火山一般源源不斷地爆發著,以至於空氣也跟著燃燒起來,席捲全場。

“導演”、“感想”、“期望”、“計劃”、“合作”等等等等,因為提問聲音全部交織在一起,以至於很難分辨出完整句子,只有支離破碎的詞彙和音節在湧動著。

宛若火海。

剎那間,鮮明而巨大的對比落差就讓陶染周圍如同莽莽冰原一般,甚至就連迎面吹拂而來的海風都變得冰冷刺骨起來。

從天堂到地獄,只需要短短五秒。

陶染的動作就這樣僵硬在原地,冰火雙重天的考驗更是如同一記耳光,甩完了左臉又在右臉來了一下。

即使用盡全身力氣,陶染幾乎就要咬斷牙齒,也還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恥辱,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帶著墨鏡,至少眼神沒有暴露;但此時此刻看著眼前冷清的模樣,專門用來裝逼的墨鏡卻又好像一個嘲諷,一秒變“盲人阿炳”。

陶染腦海裡唯一的想法就是離開這裡,如果再不離開,他可能會原地爆炸。

然後——

站在陶染面前的一名年輕記者,他也是最後殘留的幾名記者之一,他左看看右看看,終究還是沒有忍住,朝著陸潛的方向跑了過去。

陶染腦海裡的那根弦就這樣直接斷了,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大步大步地邁步離開機場。

經紀人還在思考著應該如何解決問題,結果陶染就已經衝了出去,他也只能快步跟上。

三位始終沒有離開的記者馬上亦步亦趨地跟上陶染。

“陶染,你對陸潛導演有什麼看法?”

“陶染,你是否希望和陸潛導演合作呢?”

“陶染,你會去觀看‘遊客’的首映式嗎?”

傷口上撒鹽,不愧是記者們最擅長的技能,現場隨機應變就直接面對新鮮出爐的最新爆點,一字一句都是如此清晰,準確無誤地瞄準陶染的傷口,精準打擊。

陶染的臉色陰沉得能夠滴出水來,即使帶著墨鏡也無法掩飾他的憤怒,快速的腳步宛若龍捲風一般席捲而過。

後方,人山人海,人聲鼎沸;前方,冷冷清清,暢通無阻。

蔚海機場形成難得一見的盛況,恐怕在場記者應該都很難忘記了,“八毫米”的狗仔莊博就記錄了這一幕——

其實,莊博沒有弄清楚怎麼回事,作為狗仔,他的任務就是跟蹤陶染在蔚海的一舉一動,看看是否能夠抓到一些緋聞八卦;所以,即使全部記者都朝著陸潛蜂擁而去,他也依舊堅守任務。

然後,莊博一路小跑,跑到陶染的車子前面,一個回頭一個轉身,拍攝下了這場全景照片,完全無心之舉。

後方,黑壓壓的一片喧鬧,閃光燈鋪天蓋地,隱隱約約能夠看到眾星拱月地包圍著鶴立雞群的陸潛。

前方,陶染孤零零的一個人低頭前行,只有兩位記者在跟隨,冰火雙重天的鮮明對比令人哭笑不得之餘,居然迸發出一種波瀾壯闊之感,令人忍不住揣測兩位當事人又到底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