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海,位於地球另一側大陸的黃金海岸線上,從蘭川搭乘飛機前往需要橫跨一片大陸、一片海洋、還有另外一片大陸的三分之一路程才能夠抵達,整整十個小時的時差就能夠看出兩座城市的地理位置差異了。

蔚海電影節,起源於七十多年前。

最初建立的時候,目的並不純粹,而是懷抱著宣揚和平、抵抗戰爭、強調藝術純粹性的夢想設立,與另外一個淪為戰爭宣傳機器的安橋電影節抗爭。

但時過境遷,安橋電影節和蔚海電影節都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重新迴歸電影本身,兩個電影節都已經演變成為目前全球範圍內最頂級最盛大的電影盛會。

根據全球電影協會的策劃與判定,全世界範圍內的正規電影節分為A、B、C、D四個級別,而每一個級別的電影節想要晉級下一個等級都需要在各方面達到要求並且接受稽核才行。

其中,A類電影節就是最高階別的競賽類盛會。

目前全球範圍內一共有十五個A類電影節,其中就包括金字塔頂尖之上的三大電影節——歷史最悠久的藍夏電影節、嚴肅性最強的安橋電影節和娛樂性最高的蔚海電影節。

某種意義上,蔚海電影節是戰爭年代訴求和平理想與藝術夢想的一個平臺,這也使得蔚海電影節從設立之初就擺脫官方影響,由一群白日夢想家聚集在一起,為電影節注入了獨特的迷影屬性。

也正是因為如此,蔚海電影節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強調“電影是導演的藝術”,他們對導演的推崇和尊重是無與倫比的,從門票銷售的時候就能夠看得出來——

“給我一張陸潛。”

“侯曉川還有場次嗎?”

“收一張晚上八點場次的昆大彬。”

諸如此類等等,導演取代電影名稱,成為觀眾購買電影票的方式,體現蔚海電影節對電影藝術的切入視角。

一方面,安橋電影節越來越嚴肅,不僅在曲高和寡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而且電影節參賽作品身上與社會、政治、現實緊密相連的冷峻屬性也越來越凸顯,自然而然電影節與普羅大眾的契合度也就受到影響。

另一方面,藍夏電影節則因為官方的利益之爭和權力腐敗陷入派系鬥爭,前後多次能夠看到官方試圖干涉主競賽單元獎項的評選,以至於影響電影節權威性。

於是,更加純粹、更加娛樂、更加奔放的蔚海電影節也就脫穎而出,現在儼然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節。

看看每年報名作品的投稿數量就知道了——

儘管每年都有變化,但安橋電影節和藍夏電影節的報名作品普遍在三百部到四百部左右,而蔚海電影節的報名數量則總是輕而易舉能夠突破八百乃至一千。

差距明顯。

不僅是數量,質量也同樣如此。

得益於此,蔚海電影節的發行市場也已經發展為全球最大規模,目前已經正式超越了獨立電影節領頭羊日舞和基於觀眾為核心的非競賽類電影節翹楚塞卡,參展數和交易量都達到全球最高的位置。

種種細節都能夠感受到蔚海電影節的地位。

其實,曾經蔚海就是一個小漁村,不僅沒有什麼旅遊業,就連臨海的沙灘也沒有特色,不適合日光浴也不適合衝浪,在黃金海岸一眾度假勝地之中沒有任何優勢。

但恰恰是這樣的原因才使得蔚海成為了電影節的最佳舉辦地——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