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 喜劇套路(第2/2頁)
章節報錯
四個人全部都緩緩看向了陸潛。
“我的意思是,現在市面上的喜劇,其實都是情景喜劇,大同小異,設定一個背景、設定一群角色,然後透過這些角色之間的碰撞來製造笑點,但劇情和笑點都缺少新意,這才是喜劇一直緩緩走下坡路的原因。”
同樣也是各大電視臺和製作公司紛紛拒絕“施密特灣”的原因,單純從笑點設定的方式來看是沒有新意的,而笑點質量也缺少突破,甚至可能還比不上現在電視臺正在播放的情景喜劇。
“那麼,‘施密特灣’和其他情景喜劇的區別在哪裡呢?”
“我認為,‘施密特灣’最特別的地方就在於,它塑造出了一群特別的角色,一夜破產然後從富豪演變為窮人,而且必須生活在窮鄉僻壤之中,但是,劇集並沒有滿足於此。”
“如果是其他喜劇,他們可能就專注於利用這些角色和困境做鬥爭、面對窮困潦倒發生啼笑皆非的衝突、和其他生活貧困人們之間發生的衝突來製造笑點。”
嚴格來說,“生活大爆炸”、“破產女孩”、“老爸老媽的浪漫史”、“老友記”等等經典情景喜劇全部都是如此模式:
設定一群角色的人設,然後透過人設的碰撞來製造笑點,這些作品也全部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績和超高的人氣。
但是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如果喜劇還想要延續如此成功模式,在笑點模式基本已經被觀眾熟悉的情況下,自然是行不通的。
這些喜劇的共同缺點就在於:看不到故事的終點,因為喜劇不同於正劇,喜劇角色往往沒有成長弧光,他們需要堅持人設,一旦人設被打破,喜劇效果和套路就無法出來了。
也就是說,喜劇裡的這些人物,都不會成長——至少很難,於是發展到後期,一旦笑點沒有辦法找到新意,劇集可能也就走入死衚衕,然後面臨爛尾的困境。
“但是,你們沒有。”
“從第一季的故事裡就可以看到,你們有意識地設定這四個人物的改變與成長,他們需要適應環境需要改變自己需要不斷學習,甚至慢慢改變他們看待這個世界和生活的觀點,這才是劇集最難得的部分。”
用喜劇的方式來講述成長與改變,也許這樣的話,劇集很難長遠,製作一定長度之後就能夠看到結局了,因為人物都已經完成蛻變,故事自然也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了;但如此敘事方式卻能夠為喜劇注入正劇的代入感,讓觀眾跟隨角色們一起成長,左衝右撞地學會生活道理。
簡單來說,這就是陸潛最喜歡這套劇集的原因,哪怕劇集無法制作長遠也沒有關係。
“但遺憾的地方就在於,你們對於這一點的創作概念並不清晰,只是隱隱埋了一些線索,沒有能夠真正串聯起來,形成一個主線,這也是我希望看到你們能夠做出改變的。”
以人物弧光作為敘事主線,將情景喜劇串聯起來,這無疑是一個大膽且新穎的想法,至少目前為止還沒有情景喜劇敢於這樣做——
即使是嘗試,也只是淺嘗則止,沒有真正融入故事裡。
李集看著眼前的陸潛,心絃微動,如果他沒有看錯的話,陸潛對於“施密特灣”提出的意見是最多的,這是否意味著,他們在四組競爭之中佔據了些許先機?
畢竟,根本不感興趣的話,陸潛完全沒有必要花費如此多心神和口舌和他們交流,不是嗎?而且意見如此明確如此清晰,如同手術刀一般精準地抓住事情的核心。
想到這裡,李集的心跳就無法抑制地加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