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週刊”的獨家報道一石激起千層浪,特別是在此前人人猜測著“雪崩”應該是災難電影而紛紛拍手叫好的情況下,現在突然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轉彎,整個行業內部自然是一片譁然——

根據統計,“娛樂週刊”這一期雜誌以及江士奇的這一篇文章網路流量,輕輕鬆鬆就引爆市場的熱情,一舉殺入“娛樂週刊”年度十佳的行列,為這本雜誌贏得無數矚目和掌聲。

一些媒體紛紛扼腕,這獨家怎麼就被“娛樂週刊”搶到了呢?不應該呀!

一些媒體則紛紛指點江山。

稍稍收斂一些的表示:

“陸潛做出大膽冒險嘗試,再次迎接全新挑戰。”

“不按常理出牌,陸潛又一次跌破眼鏡。”

“當紅導演信心滿滿改換軌道,一場豪賭。”

從詞彙的選擇就能夠感受到他們的不贊同,但還是隱晦地傳達出來,並沒有直接露骨地指責和吐槽,但更多媒體則選擇驚悚誇張的字眼,誇大其詞,試圖抓住這次機會好好製造爆點,彌補一下錯過獨家的損失。

“職業生涯的第一個愚蠢決定,很有可能徹底毀掉這位導演的未來。”

“被成功矇蔽雙眼,暴露出狂妄自大的本質。”

“首次挑戰劇情電影,這是自信滿滿,還是傲慢無禮?”

這些情感色彩濃厚的詞語無不在製造衝突,唯恐網友讀者們感受不到他們的嗤之以鼻和不屑一顧。

不過還有小部分媒體另闢蹊徑地展現出痛心疾首的姿態,彷彿循循善誘勸阻陸潛回頭是岸的長輩一般。

“尚未形成風格就冒險嘗試全新挑戰,年輕的陸潛還是太過急躁。”

“敢於打破常規的勇氣值得肯定,但有勇無謀的冒進卻不可取。”

“陸潛,現在依舊還有揮霍的資本,但機會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多。”

苦口婆心的背後,其實也是不看好陸潛的意思。

認真想想,媒體確實有點反應過度,沒有必要那麼大驚小怪,其中或多或少還是因為“娛樂週刊”的獨家爆料刺激,這才反應過激,但隱藏其中的觀點卻非常清晰。

連續兩部作品的成功,不可否認;但細細分析兩部作品,其實都有些討巧的嫌疑,也就是依靠小聰明站穩腳跟。

然而劇情電影卻不是依靠小聰明就能夠拿下的,因為沒有市場票房的成功來掩飾那些缺點,而是完完全全暴露在挑剔苛刻的影評人視線之內,恐怕會遭受無數攻擊。

窸窸窣窣。

窸窸窣窣。

但不管如何,唯一能夠肯定的就是,江士奇的獨家新聞確確實實如同預期一般,如同一枚炸彈般掀起難以置信的輿論風暴,從這一點來說,江士奇就已經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