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

伴隨著陸潛宣佈第一場戲已經透過的聲音,劇組現場卻陷入短暫的安靜之中。

現場的氣氛有些微妙。

“沙沙。”

“動作迅速,不要逼迫我重新拍攝第二遍,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好訊息。”

對講機裡再次傳出陸潛的聲音,輕盈地打趣一番,然後眾人紛紛輕笑起來,氣氛恢復正常,一個兩個都開心地慶祝起來——

工作效率高,這是好事。

一方面,說明他們辛辛苦苦花費大量時間的前置工作得到了肯定,確保了拍攝的質量;另一方面,說明他們的準備足夠充分,進入實戰之後更是發揮出最佳水平,將所有汗水演變成為收穫。

黎文貞有些不太確定,轉頭看向搭檔,“……導演一向都如此好說話嗎?”

“一次就過”,在電影拍攝過程中並不常見,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因為電影拍攝需要多個環節不同部門的協同配合,任何一點偏差都會導致中斷,然後重新拍攝。

二是因為電影往往都是多鏡頭多角度呈現,也就是說一個場景可能需要切換角度來來回回重複拍攝。

三是因為後期剪輯製作,導演往往傾向於同樣角度同樣場景多拍攝幾次,方便後期再慢慢挑選剪輯。

最後是因為演員需要尋找最佳狀態,即使第一遍能夠得到導演認可,但導演和演員往往都會再拍攝幾遍,看看是否能夠碰撞出更多火花,偶爾嘗試過幾次之後能夠尋找到更好的表演,偶爾則不行。

也就是說,大銀幕上看起來絲滑流暢的鏡頭,實際拍攝是非常枯燥乏味的,花費大量時間持續反覆拍攝,有時候甚至會產生一種愚蠢感。

剛剛的第一場戲,稍顯特殊,固定鏡頭、一鏡到底等等因素讓這場戲避免重複拍攝的必要,特別因為這是整部電影開機的第一場戲,陸潛有意識地避免持續不斷地重複打磨,反而留下沒有必要的壞習慣,這才一遍透過。

但是一次就過仍然非常驚人。

曾遠文緩緩地搖搖頭,“……不,不是。”

回想一下“解除好友”的拍攝,曾遠文覺得眼前的陸潛好像不是同一個人,還是說“先甜後苦”,剛剛開始友善一些,但地獄還在後面等待著?

他不由自主就吞嚥了一口唾沫,心臟狂跳不止,用自己可以聽到的聲音嘟囔著,“為什麼我有種不祥的預感?”

黎文貞沒有聽清楚,“什麼?”

曾遠文連連擺手,“沒事沒事”,腦袋就如同撥浪鼓一般用力晃動著,竭盡全力地表明清白,唯恐洩漏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其實,哪裡有什麼秘密,簡單來說就是陸潛成長了——

對於劇組的掌控有了顯著成長,透過更加充分也更加紮實的準備工作,確保片場拍攝工作的效率提升,從“解除好友”到“突襲”,一步一個腳印地,陸潛正在成為一位更加成熟的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