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詞的重要性,遠遠在想象之上。

此前的五個劇本,其實臺詞並沒有那麼重要,劇情和人物才是關鍵,特別是“突襲”,基本就是一路戰鬥到底,在固有框架下,陸潛根據自己的想法填補臺詞即可,稍微簡單一些隨便一些也不會有影響。

但“遊客”不行。

即使做不到字字珠璣,也應該透過臺詞來展現人物的稜角以及劇情的深度。

這是陸潛首次挑戰更加側重深度的劇本,整個創作過程都是截然不同的,從框架到脈絡,從人物到劇情,還有直接呈現給觀眾的臺詞,這些應該如何絲絲入扣地纏繞融合在一起,又能夠做到舉重若輕,不要太過死板也避免太過說教呢?

每一天的創作都是全新挑戰。

以前曾經看過一部叫做“改編劇本”的電影,尼古拉斯凱奇(NicasCage)扮演的男主角就是一位編劇,因為缺少創作靈感,他把自己的生活作為基礎創作劇本,結果繞著繞著就如同俄羅斯套娃一般把自己套進去,難以分清現實和劇本的區別。

更重要的是,有時候下筆如有神地創作出五頁十頁劇本,靈感噴湧,但第二天再重新看那些創作,卻又覺得全部都是胡扯的垃圾,恨不得把打字機砸爛,然後一鼓作氣地將此前的創作全部丟到垃圾桶裡。

陸潛現在終於能夠體會到這樣的感受了——

當然,區別就在於,他採用的是電腦而不是打字機,所以沒有必要與墨盒展開殊死搏鬥。

有挫折,自然也就有順利,當終於創作出令自己滿意篇章的時候,那種喜悅和滿足卻又是言語所無法形容的。

老實說,陸潛非常享受。

雖然困難重重,但“遊客”的劇本創作還是比想象中順利許多。

陸潛用了一個小小的討巧方法,為了避免臺詞說得太多太過囉嗦,而且顯得太過說教,所以他有意識地安排了一些“沉默以對”的場景,更多用鏡頭、表演和配樂來烘托氣氛,並且達到張力的呈現。

臺詞,依舊重要,要求每一場臺詞的對話都需要更加凝練更加精華;但減少場景數量,這也意味著比起數量來說更加傾向於質量,然後劇本創作的速度也就稍稍加快。

轉眼,新年過去了,一月也已經過去了。

伴隨著全球最盛大也最權威的電影頒獎典禮金冊獎正式公佈今年的提名名單,這也意味著頒獎季的熙熙攘攘正式進入第三階段的最後衝刺,所有視線全部朝著金冊獎提名者們投射而去,他們就即將展開最後角逐。

一時之間,整個蘭川,熱鬧非凡。

只有當視線落在全球電影週末票房排行榜的時候,猛然發現,“突襲”依舊把持著冠軍寶座,這才會產生些許恍惚——

現在是什麼時候來著?

不管如何,在一月即將結束前,陸潛結束了“遊客”劇本的全部創作,緊接著就馬不停蹄地進入籌備階段。

陸潛希望能夠立刻開拍,而考慮到“遊客”的故事背景,他們必須在冬天結束前開拍,否則不僅僅是雪崩,就連滑雪場白雪皚皚的景象也需要用電腦特效製作,製作成本是可以預見的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