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門影業只是想要和陸潛合作一部電影,結果卻演變成為大門影業和藍鯨影業兩家公司聯手合作開發兩個系列專案,這就已經是兩回事了。

不管怎麼說,即使“解除好友”和“突襲”的成績再好,這也才是兩部作品,誰知道陸潛是不是一個繡花枕頭,只是看起來厲害而已,大門影業需要冒這個險嗎?

特別是兩個專案六部電影的巨大風險?

一部作品的合作,可以認為是大門影業的小小嚐試,無傷大雅,他們可以搶在其他公司前面伸出橄欖枝;但兩個系列的合作,卻至少是三年到五年的長期合作,一旦捆綁,後續的潛在問題就數不勝數。

自然而然,談判也就需要更加謹慎。

陸潛僅僅參加了一次會議,這方面確實不是他的強項;紀敘參加了其中四次會議,他其實對公司層面的執行和操作也沒有那麼擅長,畢竟這已經是另外一個領域的事情了。

但修仲均展現出了自己的能力,從容大氣、聰明睿智、冷靜沉穩。

修仲均牢牢抓住一個重點,哪怕藍鯨影業不和大門影業合作,他們自己也已經有能力完成兩個專案,畢竟陸潛已經打造出整個框架了,資金部分對藍鯨影業來說也不是問題,這次合作應該換一個角度來看。

對藍鯨影業來說,合作的唯一利益就在於分擔風險——現金流的週轉問題還是需要考慮的,但同時也等於瓜分利益,他們對陸潛有著絕對信心,如果不是出於現金週轉考量的話,他們完全不需要合作。

而對大門影業來說,反而是他們主動邀請陸潛合作,而且陸潛誠意十足地給出了完整專案框架和內容,並且打動了大門影業,現在應該是大門影業展現出誠意的時候,他們需要爭取藍鯨影業的合作。

不過,有一點修仲均沒說,那就是藍鯨影業願意和大門影業合作,目光是放在未來,只要依靠著大門影業的庇護,他們就能夠抵擋住流光影業和雲翔娛樂的衝擊,快速站穩腳跟然後發展出枝枝椏椏起來。

簡單來說,藍鯨影業也需要這次合作。

但修仲均相信,哪怕他不說出來,大門影業也肯定心知肚明,接下來還是看利益的博弈。

六次會議之後,大門影業被說服了。

大門影業不愧是七大電影公司裡最年輕也最大膽的一家,縱覽他們崛起的整個過程,就是在持持續不斷地冒險,這次也不例外。

在陸潛連續兩部作品取得巨大成功之後,大門影業成為第一個伸出橄欖枝的大型公司,而且不只是一部作品的合作,而是整整兩個系列專案的合作開發。

重磅新聞,絕對震撼。

轟!轟轟轟!

“陸潛一飛沖天,首次擔任製作人就開啟系列專案。”

“天才導演擔任製片,到底是什麼專案呢?”

“陸潛工作忙碌到接不完,‘突襲’之後魚躍龍門。”

“當前蘭川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陸潛的下一部作品,定了!聯手大門影業打造恐怖系列!”

“大門影業與藍鯨影業合作開發全新專案的背後:陸潛的才華敲開大門影業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