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分歧者”,因為成績差強人意,系列第四部就直接取消,但最荒謬的地方就在於,其實原著就是三部曲,然後製片人認為電影能夠成功,於是依葫蘆畫瓢地學習“飢餓遊戲”,把第三部分割成為兩部,然後第三部就是上集、第四部則是下集。

誰知道,第三部票房糟糕透頂,電影公司不願意繼續搬上螢幕,於是打算拍攝電視電影,在電視小螢幕上給予一個結局,然而演員們得知電影不會上大銀幕時候紛紛拒絕出演,結果第四集這樣被腰斬,等於系列電影沒有結局。

也是令人哭笑不得。

見微知著,因為電影公司對續集的規劃是時時刻刻都可能變化的,自然而然創作者也很難保證作品的完整與統一了。

現在陸潛就想要避免這樣的問題。

不管成功還是失敗,三部曲的故事都必須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哪怕失敗,三個故事也會全部講完;哪怕成功,三部曲結束之後也不會有續集,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質保量,確保三部曲的故事是完整的——

對於藍鯨影業來說,他們剛剛起步,盈利非常重要,而口碑也同樣重要。

脈絡創作完畢之後,陸潛正式進入框架和結構的創作,但今天的工作進展平平,主要還是陸潛自己沒有完全確定故事的發展方向。

無論是“人類清除計劃”還是“疾速追殺”,陸潛都希望打造出一個全新系列,不同於自己時空裡熟悉的系列,所以整個背景架構、人物設定等等都需要更多琢磨。

特別是陸潛非常清楚地知道,這兩部都是商業電影,所以保持節奏的乾淨利落非常重要,這也使得框架模板的重要性進一步突出。

陸潛需要整理一下思路。

紀敘被陸潛嚇了一跳,但稍稍想一想,然後就反應了過來。

“你不會完全忘記了吧?今天晚上和導演見面的事情?”

“我就知道你全神貫注投入工作,肯定早就忘記了這件事,所以提前一個半小時過來找你,你還責怪我打斷你的創作靈感?”

“怎麼辦?西紅柿拌黃瓜!你說怎麼辦!”

紀敘噼裡啪啦地說了一堆,然後條件性反射地後退,做出防禦姿態,好像陸潛下一秒就會暴起打人一樣,動作很是滑稽。

陸潛不由哧哧地笑了起來,“啊,啊啊啊,我真的忘記了,侯曉川導演,我馬上就去洗漱準備!”

一邊說著,陸潛就一邊站立起來,匆匆朝著衛生間方向走去。

“放心,給我十五分鐘就可以了,我很快的。”

今晚的確是有約的,陸潛為“疾速追殺”系列尋找的導演,花費九牛二虎之力才聯絡預約到今晚的會面時間,遲到自然是絕對不行的。

還好紀敘有先見之明,提前過來,否則沉浸在劇本工作裡的陸潛還真的忘記這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