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飢餓營銷(第2/2頁)
章節報錯
顯然,人們都想要第一時間看看這部電影到底是怎麼回事。
如果說這是飢餓營銷,那麼這次營銷策略著實太成功了!
每座城市就只有一間到兩間電影院放映“突襲”,沒有注重大城市的鋪陳,而是注重全球範圍的覆蓋,確保在更多城市更多地區吸引到當地的觀眾,同時也確保這些城市的觀眾們全部都能夠參與進來。
自然而然地,電影票也就供不應求了。
像蘭川這樣的大城市,超脫院線就做出一個令人驚歎的決斷,單獨調出五塊大銀幕,全天候二十四小時地持續放映“突襲”,至於其他大銀幕則繼續放映目前線上上的電影,包括“老闆超速”。
這一舉動無疑是大膽而冒進的,但繼“解除好友”之後,超脫院線再次贏得狂熱影迷們的一片好評和稱讚——
某種程度上,超脫院線因地制宜的放映策略,也緩解了點映期間的觀眾需求,畢竟,大城市的市場需求還是遠遠超過小城市的。
即使如此,超脫院線還是沒有辦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罵聲依舊不可避免。
那些抱怨者們就罵罵咧咧地嘟囔著:為什麼要點映呢?難道是因為電影質量不好,擔心無法經受考驗?如此有限的院線上映,是不是就是為了控制口碑走向?
但嘟囔終究只是嘟囔,卻已經沒有了聲勢。
不過,這些抱怨者的嘟囔也不是沒有市場的,因為支持者們也跟著抱怨——
“導演,不要那麼沒有自信嘛,放開手腳全面公映吧。”
“劇組是不是太謹慎了一點?小範圍點映怎麼可能滿足觀眾的需求?”
“為了看一場電影,我搶了早晨八點三十分的第一場,和上班時間差不多,我也是拼了。”
“不公平!三線城市就算了,一線城市也就只有兩間院線,根本不夠,好嗎?”
“求加映!求擴映!難道是擔心觀感達不到預期導致口碑崩盤所以控制上映院線的數量嗎?拜託自信一點,好嗎?”
“呵,真的是太荒謬了,第一次聽說商業電影還點映的。”
“不敢相信,連續三天的下午場和晚上場,我一張電影票都沒有搶到。”
“哈哈,我搶到了兩張!準備和好兄弟一起去看!哦耶!”
嘰嘰喳喳、窸窸窣窣,加場的呼聲、吐槽的呼聲、抗議的呼聲、抱怨的呼聲,各式各樣的呼聲席捲全網。
如此盛況,不由讓人擔心黃牛票的出現,一張普普通通的電影票被炒作到天價,但藍鯨影業早早做好了準備,第一時間發出公告,提醒觀眾沒有必要高價購買黃牛票,因為“突襲”在下一週開始就會全面公映。
“打擊黃牛票最好的辦法就是掐斷市場,保護自己的權益也保護每位觀眾的權益。”
儘管還是有少數網紅或者狂熱影迷購買了黃牛票,但考慮到緊接著下一週“突襲”就即將展開全面公映,終究還是控制住了市場的瘋狂,然後,期待值又進一步緩緩攀升——
前所未有地,比起週末,人們更期待下一週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