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這樣一個特殊年份裡,最佳影片提名,僅僅只是第一步而已;接下來,要看提名數量也要看提名質量。

從宏觀角度來看,導演、演員、劇本、剪輯,四大部門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項提名都可能影響到作品角逐最佳影片的前景,要數量也要質量,贏得不同部門不同領域專業人士的認可,才能夠最終脫穎而出。

首先,最佳導演。

“抵達”,穆正海。

“郵報”,史匹柏。

“霓裳魅影”,秦叔卿。

“月光”,張傑。

“星落之城”,陸潛。

這份名單出來,引發一片驚呼聲,甚至是錯愕聲——

剛剛在金雀獎攜手登頂最佳影片的“廣告牌”和“夜鶯小姐”,兩位導演雙雙出局,顛覆認知,浩浩蕩蕩引發地震。

驚!驚驚驚!

人們震驚於“海邊小鎮”的出局、震驚於“血戰雲嶺”的出局,震驚於“至暗時刻”的出局,但一切的一切都比不上“廣告牌”和“夜鶯小姐”的出局。

因為這意味著金雀獎對第一階段的總結出現致命偏差,也意味著第一階段處於強勢領跑階段的作品進入彎道之後就被甩到後面。

格局,全面洗牌。

所以,人們應該相信什麼?

準確來說,對於頒獎季目前為止的瞭解全部都已經被推翻,從最佳導演提名名單就能夠感受到暴風雨的來襲,本來已經佔據領先位置的“廣告牌”頓時就被甩入一團迷霧之中,金冊獎前景完全無法琢磨。

當然,有意外,也就意味著有驚喜。

穆正海憑藉著“抵達”殺出一條血路,足以令人喜極而泣,從藍夏開始就贏得一片讚譽,卻始終沒有得到相對應的認可,藍夏電影節就已經空手而歸,頒獎季更是落入第二集團,無數影迷瘋狂為穆正海打抱不平——

毫無疑問,“抵達”確確實實是去年最值得欣賞的一部作品,從技術到情感再到反思,多層次全面達到穆正海職業生涯最圓潤也最完美的一種狀態,也許和“星落之城”的熱情奔放不同,但內斂厚實的餘韻依舊非常具有衝擊力。

即使在今年如此激烈如此緊繃的競爭之中,穆正海的導演能力也位居前列,人們普遍認為他值得職業生涯首次最佳導演提名,然而在金雀獎上,穆正海的提名就掉了,無數影迷和專業影評人都紛紛表示扼腕。

現在,金冊獎提名名單出爐,穆正海入圍,一片掌聲,甚至一路乘風破浪,一躍成為得獎最大熱門。

另外,秦叔卿幾乎缺席整個頒獎季公關,一副聽之任之的放羊心態;而且,“霓裳魅影”並不算事他創作巔峰的作品,但再次贏得提名,這也證明他在學院派心目中不可取代的位置,一位為電影而生的導演。

事實上,秦叔卿的構圖、運鏡、用光和剪輯,不僅帶有學院派的經典,同時也帶有新生代的天馬行空,他在自己第二部導演作品裡就構想出一出“天降蛤蟆雨”的奇思妙想,展現出介於奇幻和現實之間的魔力。

換而言之,這就是一位典型的大熒幕導演,鏡頭語言才是整部電影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