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驚奇宇宙第一階段的狂潮後,神奇影業也希望在第二階段持續創新,為觀眾帶來更多觀影體驗。

儘管業內人士嗤之以鼻,神奇影業應該是蘭川最欠缺創新和突破勇氣的公司,他們根本就不相信神奇影業會輕易打破驚奇宇宙的賺錢密碼;但既然神奇影業口號都已經喊出來了,不關心也不太可能。

另一方面,“怪奇醫生”首次打破神奇影業的慣性,挑選康奇擔任男主角,確實引發業內的諸多討論。

在此之前,神奇影業一直堅持自己的套路,從導演到演員再到編劇,全部選擇“物美價廉”的合作物件,儘可能避免挑選大牌,而是從三線到十八線的從業者之中展開挖掘,最後依靠費晨來完成把控掌舵。

如此一來,他們不僅能夠以低廉的價格完成簽約,一次簽約就捆綁銷售;而且還允許他們完完全全以漫畫/角色為核心來打造整個系列,並且讓演員和角色的形象融為一體,全部為驚奇宇宙而服務。

簡單來說,神奇影業需要觀眾因為“怪奇醫生”走進電影院,而不是因為康奇走進電影院,他們需要削弱演員的市場號召力,百分之百地發揮版權的優勢,牢牢地將流水線打造系列作品的主動掌握手中。

流水的導演、流水的演員、流水的編劇,但只要版權在、角色在,神奇影業就可以不斷重啟不斷翻新。

無窮盡也。

但是,康奇?

嚴格來說,康奇也確實不算一線二線演員,但在這之前,他就已經嶄露頭角,並且在去年頒獎季強勢崛起,“解碼遊戲”贏得一路好評,後來更是趁勝追擊地贏得首個金冊獎最佳男主角提名,風頭正盛。

人們幾乎以為神奇影業可能會因此放棄康奇出演怪奇醫生這個角色。

然而,神奇影業沒有。

這確實非常令人意外。

另外,上述原因只是一小部分拼圖而已,真正的關鍵還是在於,

業內傳聞,韋維落馬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他干涉了“怪奇醫生”的選角工作,並且不動聲色地將康奇推到前線,甚至動手腳和關係打通整個選角流程,最後成功讓康奇拿下角色,這觸怒了神奇影業高層。

在他們看來,韋維越界了;而且還是干涉驚奇宇宙的事情。

也正是因為如此,當那些負面新聞爆發的時候,神奇影業順水推舟,掐滅韋維的求生道路。

否則,在行業內部蹦躂那麼多年的韋維,怎麼可能輕易就倒下?

最後,神奇影業沒有撤換康奇,更多被認為是一個避嫌的舉動,表明神奇影業和韋維落馬沒有任何關係。

但是,合作效果如何?

費晨是否聽從指示,為難康奇;又或者電影架構出現改變,削弱康奇的戲份,為後續撤換做準備?

“怪奇醫生”呈現的成品質量,是否受到影響?

種種,種種,確實讓這部電影凝聚千千萬萬的矚目視線。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