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四日,“死侍”即將登場。

終於!

等待了又等待,期盼了再期盼,陸潛職業生涯首次執導超級英雄電影的作品,即將與廣大觀眾見面。

“死侍”選擇秋季檔上映,如此發行檔期,意外嗎?

意外,也不意外。

意外的是,目前為止,超級英雄電影的主戰場還是暑期檔,包括雄獅影業自己也不例外,畢竟夏天才是學生、家庭、年輕人最活躍的時刻,市場潛力還沒有完全挖掘出來,依舊能夠持續帶來驚喜。

不意外的是,儘管秋季檔一貫冷冷清清,但其實各大電影公司也始終在探索,就好像大門影業開發出假期檔一樣,現在人們也期待著能夠在暑期檔之外開闢戰場,所以每年秋季檔都有一些大動作——

正好,今年輪到雄獅影業,僅此而已。

從蘭川行業內部的主流觀點來看,期待與好奇佔據大部分:

一來,雄獅影業願意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將超級英雄電影放在秋季檔,其他電影公司喜聞樂見,如果失敗了,他們可以再調整策略;如果成功了,雄獅影業也未必站穩腳跟,他們依舊還有機會。

二來,陸潛和超級英雄的碰撞,而且還是有史以來第一部限制級作品,令人好奇,這位年輕導演又將賦予超級英雄什麼火花,他是否能夠改變普羅大眾對超級英雄的刻板印象,帶來一些全新的東西。

三來,儘管如此狀況的出現完全是因為電影公司的發行策略所導致的,但擺在眼前的重要事實就是,陸潛剛剛贏得金鳶獎,緊接著他執導的超級英雄電影即將登場,前後間隔正好一個月,時機微妙——

陰差陽錯之間,歷史就這樣誕生,陸潛是首位登頂三大電影節最高獎項後執導超級英雄電影的導演。

對此,蘭川調侃為,“下海”。

四來,上半年,“突襲2”點燃春季檔,以橫空出世的姿態改寫一連串記錄,同時也確立了藍鯨影業的地位,緊接著又是回聲上線,讓藍鯨影業毫無疑問地成為今年電影產業的最大看點,吸引無數視線。

但在業內專業視角看來,他們卻看不透藍鯨影業——

這家公司,真的有策略嗎?

又是春季檔,又是流媒體;又是商業電影,又是三大電影節……整體定位,非常混亂也非常模湖,就好像沒有一個清晰的框架和脈絡,以打地鼠的姿態,東一棒西一槌,哪裡看到機會就往哪裡鑽。

然而,現在又是秋季檔。

所以,藍鯨影業到底在盤算什麼?

他們需要正視回聲的威脅嗎?他們需要警惕藍鯨影業在頒獎季的謀略嗎?他們需要提升藍鯨影業的威脅等級嗎?他們需要因為藍鯨影業而調整策略嗎?他們需要擔心藍鯨影業又在秋季檔掀起波瀾嗎?

問號,問號,還是問號——

特別是經歷孟顯東事件後,整個蘭川的視線都聚集在藍鯨影業身上,這也使得謎團越發神秘莫測起來。

也就是說,比起質疑、輕視、鄙夷來說,對於“死侍”、對於藍鯨影業,整個蘭川給予了更多正視和重視。

他們好奇著、期待著、靜候著“死侍”的上映,無論成敗,對於蘭川來說,這部電影都將帶來更多啟示。

然而,雄獅影業卻是憂心忡忡,因為“限制級”定位,因為陸潛和藍鯨影業的風波,因為秋季檔的選擇……

等等等等。

越是臨近電影上映檔期,雄獅影業內部就越是緊張,胃部翻滾到幾乎想要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