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門鯤的導演才華依舊是毋庸置疑的,業內勤勤懇懇打滾了將近二十年,也牢牢佔據一席之地。

門鯤就是典型的現實主義風格導演,但他和傳統現實主義稍稍不同,他是更加絢爛更加鮮豔的現實主

義,將那些哀傷、痛苦、掙扎、黑暗等全部雜糅隱藏在一種戲謔的黑色幽默裡,有種隱忍的尖銳。

形成對比的是,門鯤非常不喜歡那些華麗的作品,總覺得「華而不實」,對於炫技也秉持著排斥的態度。.z.br>

無論是藝術家,創作者,還是普通觀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喜好、傾向和審美,這是人之常情,也正是因為如此,三大電影節的每年最高獎項,往往不是口碑最好的,而是最符合評審團口味的。

顯然,「星落之城」的口碑再出色再狂熱,門鯤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最後在藍夏一無所獲的可能性非常高。

在這裡,需要指出一個可能:

有沒有可能,黎世寬向門鯤施壓,要求評審團必須給予「星落之城」一個獎項,就好像塞卡贈予的最佳表演獎一樣?

絕對沒有!

百分之百沒有!

也許,門外漢可能不理解,如果黎世寬如此渴望為電影節開啟局面,又如此渴望和藍鯨影業展開合作,甚至不惜出賣部分利益,那麼他為什麼不能像塞卡那樣完成一種交換,難道娛樂圈不是這樣運轉的嗎?

畢竟,現實生活就是如此,一切都是利益,那麼利益和利益的交換,又有何不可?

但電影節,終究還是稍稍不同。

一是沒有可能,二是沒有必要。

首先,塞卡是非競賽類電影節,獎項不是他們的賣點,所以,偶爾拿來做人情,人人也都知道不需要當真,也就是一種宣傳而已。

藍夏則是競賽類電影節,獎項也是權威屬性的一部分,一旦出現一次黑幕,名譽損失和信任傷害可能就是無法挽回的,對導演和製片人們來說、對觀眾來說,這都是摧毀電影節根基屬性的一次愚蠢選擇。

即使黎世寬再迫切再絕望,他也足夠聰明地知道,絕對不能這樣做,否則,藍夏可能就要被踢出三大行列。

所以,沒有可能。

其次,誠然,三大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始終是行業最高讚譽和認可,足以和金冊獎媲美,各有千秋各領風騷;但因為三大電影節的小型評審團制度,這也意味著電影節的獎項是具有強烈個人審美烙印的。

每年,電影節的得獎名單都會引發諸多討論,乃至於爭議,觀眾們不贊同評審團選擇的情況不在少數。

也正是因為如此,真正專業的資深的電影愛好者們都在表達一個觀點,其實三大電影節的最大榮譽並不是那些獎項,而是「主競賽單元的入圍」——

每一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作品,就代表著它具有某些藝術層面的亮點,得到了電影節選片委員會的肯定。

所以,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