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來襲。

其實,人人都知道,藍夏和塞卡兩大電影節正在展開激烈對決,時間甚至可以追朔到十年前就已經顯露端倪。

但一直以來,這都是一個心照不宣的秘密。

儘管人盡皆知卻沒有人戳破那一層窗戶紙;而且,兩個電影節之前始終錯位,塞卡的崛起伴隨著藍夏的墜落,位置顛倒、地位互換,卻始終不曾堂堂正正地展開正面勝負的較量,嚴重影響了對決的精彩程度——

也就是說,藍夏在巔峰時期,塞卡還非常稚嫩;塞卡全面強勢的時候,藍夏則漸漸式微,二者之間是錯位的。

自然而然,也就缺少了你來我往的巔峰對決、強強碰撞,火花始終保持暗潮湧動的狀態,張力拉滿、硝煙瀰漫,卻不曾真正地撕破臉,就連媒體和觀眾的站隊也不需要太鮮明太強勢,和稀泥也沒有什麼問題。

一直到今年。

準確來說,即使是今年,藍夏和塞卡也沒有完全撕破臉。

歸根結底,兩大電影節之間也沒有什麼深仇大恨,純粹只是流量競爭而已,甚至就連性質都不一樣;於是,他們之間始終保持表面的禮貌與平和,坦然面對一場公平勝負,沒有必要到你死我活的程度。

但今年的特別之處就在於,二者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藍夏準備翻盤,塞卡需要保持,張力也就來了。

再然後——

引爆。

此時此刻再次回首就可以發現,在藍夏電影節宣佈主競賽入圍名單前,“搶人大戰”就已經有些許硝煙味了。

彼時,藍夏和塞卡不相伯仲、互有勝負,一些作品前往藍夏首映、一些作品則選擇塞卡首映。

儘管藍夏雷厲風行地果斷出手,依靠搶下陸潛而搶佔些許先機,但塞卡方面也完全沒有必要慌張心虛。

兩大電影節之間,依舊保持著微妙的平衡,一直到“星落之城”的異軍突起,成為打破局面的關鍵鑰匙。

對此,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包括黎世寬在內,他預料到了電影的成功,但沒有預料到如此程度的瘋狂,然後,事情就進入加速階段,被捲入一陣颶風之中,浩浩蕩蕩轟轟烈烈地徹底打亂整個局面。

這廂,高寺林、艾亞和宋江潮攜手抵達塞卡,迎接他們的是超過四百名記者的狂熱隊伍,引爆塞卡。

在機場的抵達大廳,三位演員被記者們足足攔截了三十分鐘,一陣狂轟亂炸,問題核心正是藍夏的召回以及“星落之城”的頒獎季前景,老道如高寺林和艾亞在記者的密集攻擊力,也顯得有些手忙腳亂。

緊接著,塞卡方面就宣佈,他們即將和“黑名單計劃”展開合作,從明年開始,設定一個黑名單論壇:

專門針對編劇們。

不管是已經入行成名已久的編劇,還是在行業內部苦苦掙扎的低收入編劇,亦或者是對編劇感興趣的新鮮人,全部都可以報名參加,不僅不需要繳納費用,而且藍鯨影業和塞卡方面還將報銷全部食宿。

純粹就是一次交流論壇,歡迎編劇們的全部參加。

這也成為塞卡在全球最大發行市場的層面上,再次往前邁開重要一步,在發行領域外,開啟全新局面。

另外,“星落之城”在加場到十五場的情況下,所有門票依舊在短短七分鐘內全部售罄。

換源app, 同時檢視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票難求。

傳聞,黑市上,這部電影的門票已經輕鬆突破五位數,儘管沒有藍夏那麼誇張,票價也令人咋舌。

此時,電影甚至還沒有登陸塞卡,第二波加場的聲音就已經在塞卡蔓延,強勢搶走開幕電影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