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 一拍即合(第1/2頁)
章節報錯
“離開的女人”,陸潛為回聲預定的第一個目標。
在這裡,陸潛必須承認,一小部分原因是“離開的女人”沒有太多選擇,這部電影的種種因素就決定了,任何一個發行商都不敢輕易接受,來自回聲的橄欖枝就將扮演救命稻草的角色,成為打破桎梏的契機。
否則,想象一下,這些藝術電影的導演往往都有傲骨,寧願餓死也不食嗟來之食。
當然,洛江也是一樣。
在碰面之前,陸潛有些擔心:
一位敢於用四個小時黑白影像擷取現實的某個片段的獨立導演,他的堅持、他的另類、他的韌勁,全部都已經透過電影展現出來了,恐怕洛江寧願電影永遠不見天日也不會接受來自流媒體的施捨與同情。
其實,對於“離開的女人”來說,最實際也最可行的方案,就是在不同電影節巡迴放映。
電影節,就是這樣一個展示平臺,邀請不同城市不同地區的電影愛好者們聚集起來,欣賞那些很難在市場全面公映的作品以及光陰沉澱下來的經典,影迷們總是能夠在電影節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如果“離開的女人”在藍夏得獎了,那麼其他電影節更是願意敞開懷抱歡迎。
所以,洛江堅持的話,“離開的女人”完全可以拒絕陸潛的橄欖枝,繼續前往電影節,就好像演唱會的全球巡演一樣,在不同電影節展映,哪怕沒有登陸藝術院線的大熒幕,也同樣能夠得到觀眾的賞識。
也就是說,陸潛有自己的籌碼,但洛江也不見得就完全沒有機會——
而且,“離開的女人”僅僅只是在藍夏上映,洛江完全可以前往幾個不同的電影節看看,或許還有其他發行公司願意接手,機會的大門確實正在縮小,卻也沒有完全關閉。
事實上,有些擔心確實發生了,但有些則沒有。
洛江真正關心的,還是“觀眾”——
他希望有觀眾能夠看到自己的這部作品,拍攝電影對他來說就是一種表達,因為有東西想要表達出來所以拍攝成為影像最後成為一部電影,所以,如果沒有觀眾看到這部作品,表達也就會成為自言自語。
這也不是洛江希望看到的。
儘管交談的開端,洛江對回聲充滿了排斥,難以想象“離開的女人”這樣一部作品出現在電腦或者手機的螢幕上,那些影像質感被全盤削弱,同時也是對洛江拍攝工作的一種否定,他並不喜歡這樣的注意。
不過,陸潛還是成功讓洛江聽到了他的聲音——
“離開的女人”還是會上院線的,但區別在於,院線和回聲同步上映。
一方面,電影將在全球範圍內的藝術院線登陸,儘管目前還沒有具體計劃,但陸潛希望上映規模最後能夠達到三百間左右,儘可能遍佈大城市,讓那些影迷們在電影院的環境裡體驗這部作品的魅力。
另一方面,電影也將在回聲同步上線,那些對電影感興趣卻並不居住在一線城市的、那些希望觀看電影卻因為工作或者生活等等原因沒有辦法前往院線觀看的觀眾們,透過線上就能夠欣賞這部作品。
從本質來說,陸潛和洛江的訴求是一樣的,他們都希望“離開的女人”能夠被更多電影愛好者欣賞到——
假設,觀眾們能夠在電影院欣賞到這部作品,那自然是最好的;但他們都知道,這個目標非常困難。
區別就在於,陸潛更加大膽也更加冒險,建立了回聲,做出一次嘗試,現在,他就正在邀請洛江加入。
對洛江來說,陸潛給出了一個無法拒絕的邀約,甚至可以說是一拍即合。
也許有人會說,這只是洛江和陸潛的首次見面,他怎麼能夠輕易相信陸潛呢?畢竟,沒有人應該輕易相信資本,那些天花亂墜的描述很有可能全部都是騙局,一場盛大的海市蜃樓,最後什麼也沒有留下。
但不管如何,最後,陸潛成功說服了洛江。
於是,突破口就這樣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