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謝謝。

不是喜歡,不是崇拜,也不是傑作,不是那些普通的常見的讚美,而是……謝謝。

為什麼是“謝謝”呢?

因為感同身受,因為靈魂深處的某種情感被觸動,因為電影的力量喚醒自己的記憶。

因為相似的共鳴傾注太多私人情感,因為曾經以為自己是孤獨的自己是不被理解的直到遇見這部作品。

因為電影不再是簡單的電影。

一種簡單的情感連結,卻蘊含了太多太多真誠的純粹的炙熱的癲狂的能量,摻雜著個人的情緒重量。

最後,所有的所有,全部凝聚成為一句,“謝謝”。

這比任何讚美都更加真誠也更加深沉。

不由地,陸潛就想起那些默默奮鬥卻看不到改變也看不到希望的日子。

那種感覺,就好像在一條漫長隧道里奔跑,跑著跑著就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位置,卻依舊看不到出口。

某個瞬間,腳步放慢下來,肺部開始灼燒,茫然地打量四周,卻只有無盡的黑暗,無論朝前還是往後都看不到任何光亮,突然就被一種恐懼和無措包圍,前途茫茫,沒有希望沒有曙光甚至沒有方向。

十字路口的選擇機會已經被拋在身後許久許久,掉頭返回似乎已經來不及,繼續前進卻不知道還需要多久,於是就停留在原地,在無止無盡的黑暗裡原地打轉,磕磕絆絆地碰到頭破血流卻束手無策。

夢想,真的存在嗎?

那時候,電影,成為一縷曙光,一抹微弱卻頑強的光亮,指引著前進的方向,然後,重新奔跑起來。

驀然回首,陸潛需要謝謝那些電影,謝謝那些孜孜不倦拍攝電影的導演,謝謝那些在追逐夢想道路上始終不曾放棄的獨行者,謝謝那些哪怕沒有觀眾也依舊在默默綻放光芒的作品,謝謝他們的存在。

“星落之城”,其實也是如此,一部屬於失敗者的電影——

寫給那些依舊相信夢想的、依舊相信愛情的、依舊相信的失意人;寫給那些在生活裡跌跌撞撞到遍體鱗傷卻依舊相信生活的失敗者;寫給那些被困在漫長黑暗隧道迷失方向卻依舊拒絕投降的冒險者。

蘇長亭是如此,顏淮書也是如此。

所以,當那些媒體大驚小怪花容失色的時候,陸潛全然不為所動,他根本就不在乎“星落之城”的成敗——

過去三年,他已經擁有了成功與輝煌,他不需要再繼續證明自己,和回聲一樣,他想要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開拓出一個全新世界,不僅僅是關於電影的,同時還是關於生活的。

他相信著,生活還可以擁有更多。

陸潛真正在乎的,是“星落之城”是否能夠被看到,他真心實意地希望著,這部電影也能夠成為某位觀眾的曙光,指引他走出漫長的黑暗隧道,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能夠繼續相信夢想也繼續相信生活。

某種角度來說,這也是陸潛最後點頭答應“星落之城”登陸藍夏的重要原因。

現在,他找到了。

就在眼前。

看著眼前這位觀眾,他有些窘迫。

因為激動也因為亢奮而語無倫次,翻來覆去地搜腸刮肚,也還是沒有能夠找到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想法,最後顛三倒四地說出自己腦海裡的情感碎片,用一句“謝謝”完成總結,這讓他看起來非常懊惱。

但是,陸潛喜歡。

陸潛喜歡這句“謝謝”,也許在日常生活裡,顯得有些矯情,但在電影節的濃烈觀影氣氛裡卻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