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楠非常委屈,明明是她的團隊、她的名義,而且她負責支付工資,為什麼她不能使用那些評論和照片?

但南楠從來沒有意識到,她的團隊並不等於她擁有他們,一個署名權的區別,卻是一種本質的差異。

這就相當於公司裡,明明是下屬完成的方案,最後卻署上司的名字;又或者是學校裡,明明是學生完成的論文,最後卻寫教授的名字,這是一種剝奪、一種侵佔、同時也是一種壓迫。

其實,南楠留下署名的話,網友們依舊認定這是“南下觀影團”的報道,並不會影響流量;歸根結底,南楠這樣做,無非就是虛榮心作怪,想要證明自己在藍夏觀看了“星落之城”而已,享受那些追捧和羨慕。

如果南楠沒有澄清,事情可能不會蔓延。

如果南楠沒有將聊天記錄貼出來,事情可能不會引爆。

但現在,一發不可收拾,甚至許許多多根本就不知道南楠是誰的網友們,也都在自己的時間線上看到了轉發。

於是,一個全新詞彙,就這樣誕生了——

“假裝在藍夏”。

專門用來形容被識破還不自知的虛榮心。

並且,衍生出了“南言南語”的短語,將南楠的那些話語整理成冊,專門用來形容強詞奪理的心理狀態。

事情的發展,顯然偏離了預期的軌道。

最後,南楠的這篇帖文,轉發突破五十萬,評論也突破十五萬——

對於一個小透明電影博主來說,輕輕鬆鬆突破三百萬的流量是難以想象的,真正意義上的全網圍觀。

其實,這是一場災難,卻也是一次機會。

如果真正機智的話,就應該學會自嘲,坦然承認錯誤,甚至主動拿出來調侃,將所有攻擊全部化解。

如此一來,不僅能夠緩解困境,同時還能夠將流量轉變為自己的一部分能量,開啟局面。

可惜,南楠做不到。

後來,南楠直接刪除了這篇帖文,抹去痕跡,假裝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次點選就將流量全部抹去。

然而,她的刪除還是太遲了,網友們的貼圖已經鋪天蓋地。

所以,南楠的事情和“星落之城”有什麼直接關係嗎?

沒有。

在網路時代,類似的事情數不勝數,只是一個小插曲而已,南楠不過是千千萬萬流量裡微不足道的一員罷了,著實沒有必要和陸潛和“星落之城”扯上關係,他們在這裡議論得再熱鬧,也和劇組無瓜。

但恰恰是這樣的小角色,網路時代的一顆小水滴,卻以另外一個角度見證了“星落之城”的流量狂潮——

即使是南楠這樣普普通通的電影博主,在電影行業里根本就不算什麼角色,卻也能夠製造這樣的波瀾。

唯一的問題就在於,當事人是否願意以這樣一種方式站在聚光燈底下呢?

從南楠的後續表現來看,她並不介意那些燈光,“南言南語”依舊屢屢語出驚人。

不管如何,南楠也以這樣一種不情願不愉快的方式體驗了一把“流量衝擊”;與此同時,陸潛也另外一種方式感受狂潮——

區別在於,陸潛確確實實在藍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