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 一種感覺(第2/2頁)
章節報錯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種“感覺”,偶爾正確偶爾錯誤,偏差值是客觀存在的,最後呈現出來的質量也會跟著波動。
哪怕大師也不例外。
現在就有一點這樣的感覺,陸潛試圖陳述自己的構想,但總覺得欠缺一點點,傳遞出來的還是不夠明確。
結果,反而是認真側耳傾聽的林漢洲,流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啊!”
“你希望觀眾不要成為參與者,而是成為旁觀者,近距離地真實感受;而且,這個旁觀者就如同蒼蠅一般。”
蒼蠅……
如此形容,為什麼感覺怪怪的?而且,好像有點噁心。
林漢洲看著陸潛的表情,理直氣壯地說道,“蒼蠅怎麼了,蒼蠅能夠看到三百六十度的視野,好嗎?”
陸潛張了張嘴,下意識地就想要反駁,但認真想想——
居然無法反駁!
“對,就是這樣。”陸潛點點頭給予了肯定,“沒有盲點的一個觀影體驗。”
“突襲”和“疾速追殺”,身臨其境的第一視角體驗效果始終是一個賣點,這也成功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武術熱潮——
孩子們紛紛假想自己就是主角,然後開始學習武術。
“死侍”則不需要,準確來說,稍稍有些區別,就好像遊戲和漫畫的區別。
因為超級英雄的能力本來就離譜,漫畫感的融入也能夠奏效,所以第三視角呈現出來的恢弘與磅礴應該是更加合適的觀影設定。
陸潛在構想畫面拍攝鏡頭的時候,花哨的武打設計、華麗的鏡頭排程、複雜的路線佈局等等等等,就能夠感受到這點的不同。
不過,陸潛一直沒有這樣清晰鮮明地將第一視角和第三視角劃分出來。
在“死侍”這部電影裡,真刀真槍的觀影體驗依舊是一大賣點,第三幕大決戰的一鏡到底就是典型的第一視角。
另外,洪家班的武打設計也同樣如此。
在闡述和說明過程中,陸潛所欠缺的,恰恰就是這樣的一個觸感,不是他不知道,而是……一個盲點。
但對於林漢洲來說,這樣的轉變,對剪輯的立足和切入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他和陸潛的觀察視角差異也就馬上凸顯出來,更進一步,兩個人對於電影的理解也是不同的,這也註定兩個位置的區別。
所以,陸潛點點頭給予了肯定——
空間感的呈現,立體感的突出。
某種程度來說,確實就是強調第三視角,覆蓋全場。
陸潛腦海裡甚至浮現出一個可能性,類似於“AR視覺效果”,讓觀眾跟著鏡頭一起衝浪,帶來無與倫比的觀影效果。
也許,他們不是第一視角的主角,但是,他們依舊可以跟隨一眾角色搭乘過山車。
不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拍攝過程中,一些鏡頭設定又需要做出改變,看來這次應該是來不及了,也許下次可以嘗試看看。
林漢洲又細細琢磨了一下,看著陸潛,哧哧地笑了起來,“你真是一個怪胎,腦袋裡總是有著奇奇怪怪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