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宅和回聲,暫且放下流媒體的偏見,關注這兩個不同平臺,他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資金嗎?

規模嗎?

姿態嗎?

從上述角度來說,入宅都佔據優勢,剛剛起步的回聲想要顛覆局面,擺在眼前的重重困難不是一星半點。

顯而易見地,流媒體整個行業都處於發展前期,競爭沒有想象中那麼激烈,但也意味著一切都需要自己摸索,沒有參考物件、沒有成功模式,在如此局面下,想要凸顯出自己的特色,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機遇。

那麼,回聲相較於入宅來說的特色在哪裡呢?

馬柚直接笑了出來,“我承認,我真的沒有想過這件事,但認真想想,我覺得應該是因為陸潛導演吧。”

衛徹翻了一個白眼,“哈。哈。非常有力的觀點。”乾巴巴的笑容傳遞出嘲諷,全然不在乎這裡是陸潛的地盤。

馬柚的笑聲更加歡快了,“看來衛徹導演應該不是陸潛導演的朋友。”

但是,他介意嗎?

當然不。

“就我個人來看,入宅關注的是收益,回聲關注的是作品。”

話語才說出來,馬柚就能夠看到衛徹的表情,他連忙解釋道。

“當然,利益是所有公司關注的焦點,我也沒有說,回聲準備做慈善事業,但我的意思是,兩個平臺對於作品的篩選,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陸潛導演對於獨立電影、藝術電影、實驗電影的關注是顯而易見的。當然,回聲的最終目的肯定也是收益;但他們沒有將這一點擺放在最前面,看看我們現在正在嘗試的專案,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陸潛導演,確實準備嘗試一些不同的東西。”

“那些恢弘的龐大的複雜的事情,我也不懂,但你知道嗎?回聲準備開設一個獨立電影頻道,為那些尋找不到發行商的作品們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渠道,顯而易見地,這些作品不會賺錢,但陸潛導演依舊在堅持。”

“我覺得這很有趣。”

變化,正在悄無聲息地發生。

一部電影,是否應該選擇流媒體,如果答桉是肯定的,那麼應該選擇入宅還是回聲?

這樣的問題,不管人們是否喜歡流媒體,也都會出現。

就目前而言,入宅和回聲都還沒有完全成氣候,不足以威脅到七大電影公司,所以討論也沒有太多深刻意義;而且,回聲剛剛起步,很多事情都是看起來很美,接下來必須等待時間的檢驗才能夠出真知。

所以,真要馬柚說出一個“一二三”的道理來,他也沒有頭緒。

但可以肯定的是,一種感受、一種體驗、一種共鳴,確實正在蔓延,陸潛的導演身份扮演了重要角色。

衛徹看著馬柚,若有所思,但潛意識,還是有些排斥。

“衛徹導演。”

就在此時,前臺工作人員的呼喚打斷了他們的交談。

“陸潛導演正在等候你的到來,他現在在剪輯工作室,需要我帶領你過去嗎?”

衛徹還沒有開口,馬柚就直接接過話頭。

“沒有沒有,陸潛導演不在剪輯工作室,我剛剛過來的時候,看到他和林漢洲都出來了,在庭院裡呢。”

“我帶衛徹導演過去吧。”

說著,馬柚就拍了拍衛徹的肩膀,在前面帶路。